“我不对?我的答案不对吗?”少年人没理会张季辉,问完就自顾自大笑起来。
“怎么能不对呢?哈哈哈,有趣,真是太有趣了,几条虫最恶心?能这样问吗,谁能想到是半条虫啊?哇哈哈哈,最好是只剩下小半条虫,呕,实在是太恶心了,你是怎么想起来这样的谜语笑话的……”
周村老人停止争论,跟着笑一笑,对孔大威和张季辉说:“告诉你们吧,这位少年是吉安赵家的六公子,小子,你放开手,让这少年回话!”
张季辉瞄了孔大威一眼,讪讪松开了手。
“哎呀,赵兄真是聪明绝顶,我为什么说不对,因为我发现你不仅会动脑,肯定是身具武艺,真不简单啊,相貌堂堂,文武双全,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也只是在戏文里才看到过你这样的风流小人物呀,啧啧,小弟姓苗叫熙帅,对你真是佩服羡慕恨啊,见过兄台小哥。”苗熙帅为了能薅一把羊毛,吹捧得感觉脸在发烫。
“本人赵孟颢(hào),景页颢,你用错词了。”
“切!”张季辉发出一声不屑。
老者笑道:“熙帅?这个名字好记啊,怪不得如此豪爽义气,原来是好赌的啊,老夫周丙乾。”
“好名字,见过周伯,不错,我天生好赌,玩起来命都可以不要,否则也不会把自己输了,周伯,要不咱们小赌一把?”苗熙再次相邀,看到周丙乾再次摇头也不在意,看上眼孔大威没开口,火候还是未到,先薅赵孟颢的羊毛才现实。
他转看向赵孟颢,突然念头一闪,小身躯猛地一震,整个人立马热起来,心跳一下加剧了。
他想起了赵孟颢的身份,不由地寻思,这孩子能救自己脱离苦海吗?
原身自然知道湖州的几家豪门,安吉赵家虽然不是最富的,却是相当尊贵的豪门之一。
赵家家主赵与訔,生有一大群儿女,令原身感兴趣的是赵家众多女儿一个赛一个漂亮,是百姓挂在嘴上的羡慕对象,曾想和朋友一起偷看小娘子。
这不是关键,对苗熙帅有用的是赵家权势不下城西余家。
赵家不仅是太祖首系后裔,家主赵与訔(yín)还深得皇帝信任,现任临安府通判之职,为皇上守卫京城安全。
可是,人家虽然有权势,凭什么捞自己啊?
“哼,快些走,别磨蹭。”孔大威不悦地催促。
苗熙帅急忙收敛心神,加快脚步,顾不得深思,开门见山地抱一下拳:“赵哥,就像我的名字那样我最善赌,嘿嘿,最喜欢和聪明人玩,赵哥,你敢和小弟扑一把吗?”
“扑?”大家对苗熙帅开口邀扑没有丝毫意外,当今社会就是这习俗,认识不认识的人聚在一起,三言两语就会扑上一把,因此周围一片赞同支持声。
“我有急事,只能速战速决,你准备扑多大?”赵孟颢笑着看了一眼周丙乾。
“扑个屁,快走吧,赵公子,他一文钱没有,你办事要紧,别为他耽搁事了。”孔大威一首小心戒备,一首猜测苗熙帅要出什么奇招逃跑,现在听到要赌,这对他这个老赌徒来讲完全在掌控之中,不由松了一口气,神情缓和下来,话语也平和了,还多说了好几句。
苗熙帅却在暗叹,自己似乎堕入了循环悖论,要得到筹码就必须先有筹码,可自己身无分文,0再加倍还是0,怎么办?
不过,他早有办法,他开始就发现赵孟颢喜欢眯眼瞧人,完全是近视眼的表现。最关键的是苗熙帅知道一个传闻,赵与訔因为眼睛问题,几次向皇帝辞官,却被皇上极力挽留。
现在判断赵与訔十有八九是近视或老花眼,如此说来自己有八成希望能制出眼镜,帮赵家解决这么大的问题,他们家应该全力挽救自己吧?
赵家为何非常受皇帝信任,苗熙帅恰好知道内幕。
赵与訔与皇帝是太祖的同辈后裔,皇帝现名赵昀(yun),小时候曾用名赵与莒,两人明显同属与字辈,但是,这并非主要原因,真正原因是赵与訔和皇帝的亲弟弟是连襟。
皇帝赵昀只有一个亲弟弟叫赵与芮,赵与芮的夫人李氏和赵与訔的夫人是同胞姊妹,这层关系才使两家关系格外亲近。
苗熙帅试探着说:“赵公子,我若判断不错的话,你的眼睛有些近视,我能治,你信不信?”
“近视?”
“就是看书看多了,远处的东西就会模糊,比如太阳就是一大片,只能凑近才能看清,我说我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对方相信的话,首接就及格交卷,比与孔大威赌的成功率要高得多,不仅能脱身得解放,还可以靠上到一座大山。
当然了,他也没抱多大希望,千年后都没治疗近视的有效手段,自己一个小孩子空口白牙,相信的可能性很小。
赵孟颢愿意相信自己,他也仅是赵家的未成年公子,根本没能力和魄力救自己。
“啥?你真能治?”赵孟颢把大腿一拍,激动地转向孔大威叫道,“这位壮士,买他要多少钱?”
“咳,赵公子,我们城西余家向来不买卖人口,快去办事吧,劝你别管这闲事。”孔大威严肃地说。
“多少钱都没关系。”
“走吧,这小孩最会骗人,公子莫上当。”
“是啊,太医都治不了的病,走了。”赵孟颢看孔大威态度坚持,呵呵一笑,不知道是放弃了还是回家商量,去余家讨人,意味深长地看了苗熙帅一眼,向周丙乾抱拳招呼,“周伯,再见!”就要翻身上马。
苗熙帅早有准备,连忙装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天真样,不服气拍手叫道:“赵哥,你肯定没听过龟兔赛跑吧?我和你扑这个行不?”
“啥?哈,哈哈,扑这个故事?我胜之不武啊。”赵孟颢不悦地笑了一下,怪不得用出了五个字的词,这孩子肯定是刚开始读书,否则读书人怎么会不知道这个故事,哪个老夫子不是经常用这个故事敲打学生,自己听这故事都快烦死了。
此时己经有几个行人随行,小乞丐也偷偷靠近,这些人没读过书,听到这个故事,疑惑地议论起来。
赵孟颢听到声音,看到那些疑惑又渴望的眼光,上马后没走,笑着向众人普及起来,故事讲得令人连连点头,不少人还用有限的词汇高声夸赞。
赵孟颢意犹未尽地劝大家不要学那只兔子,不能骄傲自大,要引以为戒,学乌龟那样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才能过好日子,说着意味深长地瞧了苗熙帅一眼。
苗熙帅担心孔大威节外生枝,尽可能地加快脚步,耐心听完后连忙接话:“赵哥,你可能不知道,那只乌龟也学不得,回家就骄傲起来,向众兄弟们吹起来。
这可是乌龟间青史留名的大事,众兄弟听后真是羡慕嫉妒恨呀……”
“停,你怎么又弄出五个字的词了?听着别扭。”
“咳,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众乌龟怀疑这事不真实,纷纷指责乌龟在吹牛。
那只乌龟受到兄弟们的指责和批评自然不服气,因此吵了大半夜,最后怎么着?决定第二天再找那只兔子比一场。”
“啥?再比?哈哈哈,小帅呀,这不是找不自在吗?兔子怎么可能会不吸取教训呢?”周丙乾笑起来,众人也更加好奇地追问,都表示乌龟会输。
苗熙帅得意地暗笑着,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超过千年的见识,随便就能碾压这时代的文人啊,脑筋随便转个弯就是财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