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子时的钦天监观星台寒雾弥漫,监正杨云翼的拂尘扫过浑天仪铜环,黄道刻度忽现蛛网状裂纹。他俯身细察时,三百枚星象铜钉突然激射,将《授时历》钉死在汉白玉晷面上。
"第七次测得紫微移位。"顾衍的铁尺卡住赤道环缺口,"《元史·历志》载黄赤交角二十三度九十分,这裂痕却暗合漠北狼星轨迹。"
韩昭的横刀劈开青铜地动仪,龙口铜珠滚出整箱童工血书。最底层的绢帛上,稚童用观星墨写的"丑时焚台"己晕成星宿图,朱砂掺着工部特制硝石。
寅时的铜壶滴漏突传异响,刻漏博士陈平掀开浮箭匣,惊见西十八时辰刻度全被篡改。他伸手调整时,三百支青铜箭矢自莲花漏孔激射,将《大统历》钉成筛网。
"好个'滴水藏锋'。"陆清晏竹伞尖挑起染毒的更香,"这龙涎香混着辽东寒泉冰片,遇热则催发蛊卵。"檐角铜铃骤响,十八架日晷同时移位,投影在《崇祯历书》上拼出前朝龙脉图。
萧晨的银丝缠住欲逃的阴阳生,撕下的道袍里掉出半枚璇玑玉衡——缺口与二十年前幽州军械库密钥严丝合缝。
辰时的测影场上,八尺铜表忽生异响。杨云翼的日影尺划过石板刻度,本该笔首的晷影扭曲成北斗状。"天道有变!"他挥袖欲遮日轮,三百枚淬毒铜针自晷面暴起。
"震位机括在月相盘!"顾衍旋身踢翻圭表基座,青铜蟾蜍口中喷出靛蓝毒液。韩昭的横刀斩断铜链,坠落的测影石显出血色星图——太微垣方位正对陆清晏竹伞卦象。
萧晨的银丝绞碎晷台暗格,整箱边军遗书倾泻而出。最上层的星图被毒液蚀穿:"待参宿南指时,请熔剑为尺,化矢作规。"
子时的紫金山巅雷云翻涌,顾衍的剑锋劈开浑仪核心。飞溅的铜液在空中凝成二十八宿,缺失的北斗天枢位赫然现出太后凤纹。三百尊青铜星官破土而出,手持刻着《周髀算经》的燧发火铳。
"这漫天星斗,不过是哀家掌中棋!"太后的七星步摇与浑仪共鸣,"尔等可知真正的紫微星..."陆清晏的算珠击碎玑衡抚辰仪,爆出的《甘石星经》残页竟用童血补全。
韩昭的横刀斩断星官机括,爆出的铜芯里嵌着蒙童描红的《千字文》。萧晨的银丝绞碎太后冠冕,坠落的东珠显出血绘的《寰宇分野图》。
破晓时分的观星台薄雾氤氲,顾衍将浑仪残片投入日晷孔洞。靛蓝的铜锈在朝阳下剥落,显出新刻的《授时新历》。陆清晏展开焦黄的《崇祯历书》,星图裂痕竟与运河暗渠完全重合。
"天道在此。"韩昭的刀尖掠过新铸的铜仪,璇玑纹路间"清正"铭文映着晨光。三百里外的钦天监偏殿,杨云翼重校的《大统历》下,幼燕正啄食残存的蛊虫。
第一缕日光穿透云层时,蒙童阿宝放飞的新制纸鸢掠过浑仪,桑皮尾翼上的"北辰"二字,恰与重建的紫微垣遥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