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李云龙....当团长....是不是有点屈才了?”
要不然给他升职?
可他这升职岂不是升成旅长了?或者调入总部作战机关?
总部,首长看着近期各团呈现的作战报告,震惊地一时语塞。
不管是新一团还是771团还是772团,还是决死纵队。
他们所呈现的战斗报告中,几乎每一份报告中都提到了李云龙的独立团。
不是借用独立团支援的武器装备,就是提到了独立团在关键时刻赶来救援团。
这些报告让人不得不感慨!
这哪里是一个什么独立团,分明是一个配备完善,独立作战的野战军。
之前李云龙靠着旅长师长的庇护,总是能够完成一些出人意料的战斗。
但不至于让人瞠目结舌到这种程度。
现在随着他加入到为李云龙撑腰的阵营中,这小子是彻底放飞了?
或者是他对李云龙的支持,彻底激发了这小子的打仗天赋?
短短时间内,能让一个团发展到这般规模,换成其他任何人,恐怕都做不到。
这不仅是敢干、敢打,更是一种天赋——军人的天赋。
参谋也拿着电报走了过来,笑滋滋感叹道:“哎呀!现在咱们根据地有李云龙这个加强独立团,咱们这个总部都快成摆设了呀!”
“有您对他的庇护,这小子是天高任鸟飞,现在啥报告都不打,撸起袖子就是干,关键还干得很是漂亮呀!”
首长怔了一下,随即摆了摆手认真道:“可别这么说,李云龙这小子,或许从来不是被庇护的,而是一开始就有着无限的潜力,只不过被咱们给压制着,现在才真正被激发出来罢了。”
说实话。
之前他对李云龙违抗军令的事情很是生气,虽然每次结果都很是满意。
但他心里始终有些不安。
他担心,李云龙这样的作风会对兄弟部队产生负面影响。
要是其他部队效仿他,整个根据地的纪律可能会变得涣散,这可不是抗战期间所能承受的风险。
现在看来,完全是他多想了。
李云龙虽然大大咧咧,但实际上粗中有细。
他的每一步行动,哪怕在外人看来有些冒险,甚至是不按常理出牌,但每一次都能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没有把握的事,这小子从来不会去做。
看似冒险的行动,其实都经过了严密的考量。
他的违抗军令从来不是任性妄为,而是基于对战场局势的深刻洞察,这是其他人难以复制的。
更重要的是,李云龙这些特殊作风,并没有对兄弟部队产生负面影响。
原因就是,其他人根本就学不来,更不敢学!
就算有谁效仿他的大胆行事方式,也绝对做不到像他这样最终赢得一场场漂亮的胜利。
参谋一愣,随即点了点头:“是呀!看样子我们的包容和信任,这次是真的没有白费。”
正在这时。
下属前来报告:“首长参谋长,386旅长来了。”
话音落下。
旅长可就拿着文件走了进来。
首长和参谋顿时笑容满面地迎了上去。
“哎呀!你是不是跟我们一样,现在也闲了呀!”
旅长乐呵呵回应道:“那肯定了,否则我也不会大老远来到总部吧?”
他一边说一边从文件中拿出了李云龙之前交上来的AK47设计图。
“首长,你看下这个图纸,李云龙之前缴获来的,说是鬼子最新设计的武器。”
“我找了吕梁兵工厂、水腰子兵工厂,厂长都说设计不出来。”
“鬼子特工大队所用的冲锋枪火力咱们都看到了,所以我想,这个新武器要是设计出来,那肯定是对鬼子的一大杀气。”
“哦?又是李云龙?”首长愣了下,随即脸上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众人围着图纸一通研究。
半个小时后脸色全都变得凝重了起来。
这个图纸所设计的武器结构,他们从未见过,但一看就是威力巨大,射速贼快的武器。
“去!把老刘叫过来看看。”
首长口中的老刘。
是太行山腹地黄崖口兵工厂的厂长,一位名副其实的枪械专家。
他曾远赴德苏学习先进的军械制造技术,对现代武器的研发有着深厚造诣。
抗战初期他结合根据地的实际情况。
吸收汉阳造、三八式步枪以及捷克式轻机枪的优点,成功研发出七九式步枪。
这种枪械在威力和稳定性上全面超越鬼子的三八大盖,成为八路军旅级以上部队的标配,极大地提升了战士们的火力和生存能力。
不到一会,老刘便风尘仆仆地赶了过来。
“老刘,赶紧看看这个东西,这可是李云龙从鬼子那缴获的图纸。”
“哦?是嘛?”老刘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接过图纸。
在他的印象中,李云龙确实是一个能打仗的奇才。
这段时间以来,他带兵的出其不意己经轰动了整个晋西北。
然而,文化程度上的短板却让老刘对这份机密图纸并未抱有太大的期待。
他觉得李云龙就算真缴获了什么的图纸,多半也是不重要的,不一定值得认真研究。
随着老刘的视线落在图纸上的设计和细节,他的表情一点点地变了。
“不对.....不对....这种设计....不可能。”
站在一旁的首长见状,忍不住地问道:“老刘,你看出什么来了?”
老刘没有回答,只是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了一副老旧的眼镜戴上,蹲下身来。
“这设计....简首.....”老刘喃喃着,随即抬起头一脸复杂道:“首长,你确定这是李云龙从鬼子那缴获来的?”
首长看向旅长。
旅长点了点头:“对,这小子交给我的,说是缴获鬼子的,总不可能是他画的。”
老刘深吸了一口气,语气中满是震惊:“这图纸上的武器设计....极为先进,完全超越了现阶段的枪械制造水平,你看着这里。”
他指着图纸上一处复杂的激发结构。
“这是全自动击发装置,连发的稳定性比捷克式轻机枪还高。”
随后又指向了枪管部分。
“枪管内膛的设计需要极高的加工精度,公差必须控制在±0.02毫米以内,而咱们现有的机床……恐怕达不到这个要求。”
最后老刘把手指头停在了弹匣射击上。
“这个弹匣容量大,且结构设计非常科学,保证了供弹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这意味着,这把枪的射速和续航能力都会比我们现有的任何枪械强上一个档次。”
这一番分析的话说出来,屋内全部一片沉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