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里人来人往,一片忙碌景象。
姜登选终于见到了郭松龄。
郭松龄扬了下手,所有人都退了出去,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二人。
姜登选试图以情动人,语重心长道:“茂宸老弟,你知道大帅有多难,他老人家虽有过错,但人无完人!咱们都是奉系的人,怎能自相残杀?这要是打起来,奉系多年的基业怕是要毁于一旦哪!你想想,这可是咱们一起打拼下来的江山,怎能就忍心这么毁了,让国人耻笑?!”
郭松龄面色冷峻,目光中透着决绝,冷冷道:“我意己决!张雨亭穷兵黩武,与日本勾结,出卖国家利益,这样的人怎能继续领导东北?我反奉,是为了东北百姓,为了国家的未来!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东北沦为日本和苏俄的大型租界!”
姜登选见郭松龄态度坚决,一阵绝望,激动道:“茂宸哪,你真是糊涂!打下东北又能怎么样?你有大帅的手腕吗?”
“我不需要他的手腕!卑躬屈膝,虚与委蛇,恶心!”
姜登选苦笑起来:“好吧,就算你能对付得了日本人,可你不想想大帅对你的恩情吗?你怎能如此忘恩负义?没有大帅的提拔,你哪有今天?”
郭松龄闻言,脸色变得更加阴沉起来,愤怒道:“恩情?他赏罚不公,重用杨宇霆那帮人,置我等生死于不顾,这就是他的恩情?我为他出生入死,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就是他的恩情?”
“……”
两人各执一词,谁也无法说服谁,气氛一度紧张到了极点。
“超六兄,如果你能支持我,未来我给你一个东北王!”郭松龄瞪着他的眼睛,满是诱惑。
他试图用权力和地位来打动姜登选。
“你错了,这世间只有一个东北王!”姜登选缓缓摇头,“他人,都不配!”
郭松龄目光又是一凛。
姜登选目光坚定:“没有大帅,就没有我姜超六!鄙人虽不才,也知道忠义二字,怎能背叛大帅?”
郭松龄叹了口气,大声道:“来人!”
警卫冲了进来,如狼似虎,将姜登选扣押起来。
姜登选没有反抗,只是冷冷地看着郭松龄,眼中满是失望与愤怒。
响马哨。
唐枭正看着报纸。
郭松龄反奉后,将部队改称‘东北国民军’,自任总司令。
其主力部队,包括原奉军第三方面军的第八、九、十军,以及后续收编的部队,总兵力约7万人。
张学良己经远赴前线劝和,还不知结果如何……
副官处处长罗涛进来了:“师座,到了两封电报!”
“有大帅的吗?”唐枭问。
“有!”
该来的还是来了。
张大帅那沙哑且透着威严的声音,仿佛顺着电报线首刺进唐枭的耳膜:“唐枭,当初你是郭鬼子收编的,又自称是大帅派!现在他反了,你即刻带领二十一师,星夜兼程赶来奉天!有种就上战场宰了他,让所有人都看看,你到底效忠于谁?!”
另一封电报是郭松龄的,还是那套说辞。
陈卫熊站在军事地图前,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道:“七万人呐,这盘棋太悬了……你说,大帅想没想过退路?”
“退路,能往哪儿退?”唐枭不解。
陈卫熊手指沿着奉天往南划,落在了大连半岛,低声道:“大帅一定会找日本人,为换取他们的支持,或许会答应些什么!而日本人也一定盼着越乱越好,忽悠他老人家躲去这里……”
唐枭猛地抬手,打断了他要说的话,目光缓缓扫过墙上的地图,定格在山海关位置,那里标注着奉军退守的防线。
“揣测这些没什么意义,备马,通知部队一小时后准时出发!”唐枭斩钉截铁地命令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陈卫熊叹了口气,是呀,确实没多大意义!
二十一师往哈尔滨行进途中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26日。
午后。
郭松龄站在关押姜登选的临时牢房外,心中五味杂陈,两个人虽属不同派系,但也曾并肩作战,有着过命的交情。
那些一起浴血奋战的日子,那些共同度过的艰难时光,都历历在目。
如今在这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一切都变得苍白无力。
他想起了前段时间,姜登选还给自己写了封信,信中说:……彼此共事多年,前在黑、粤两省,所以提携者甚至,并无相负之处,回思往事,当能谅其无他云云。
“姜兄,对不住了,你若不支持我,我只能……”郭松龄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他心中其实并不想走到这一步,但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不得不这么做。
姜登选怒目而视,大声道:“反贼!吾不负大帅,尔等背恩,必自毙!”
郭松龄咬起了牙,狠下心来喊道:“拉出去,毙了!”
姜登选被带到了军部后院。
昂首挺胸,毫不畏惧。
呯!呯!
两声枪响过后,应声倒下。
鲜血染红了满地白雪,也染红了他的衣襟。
士兵们将尸体丢进提前准备好的一口棺材,‘乒乒乓乓’钉上了棺钉,随后抬到了军部后山野地里,扔下就离开了。
他们并未注意到,姜登选其实并未断气,只是昏迷过去。
他渐渐苏醒过来后,发现自己被黑暗笼罩,狭小的空间让他几乎无法动弹。
他拼命挣扎,双手用力地抓着棺材内壁,试图出去。
每一次挣扎都伴随着剧痛,但他没有放弃,因为他知道,一旦放弃,就意味着死亡。
可是,一切都是徒劳。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力气渐渐耗尽,呼吸也变得越来越微弱。
最终,在绝望与痛苦中,他被活活闷死在棺材里。
这一切,奉军这边一无所知。
大帅府一遍又一遍地给他发电报,始终没收到回电。
姜登选,字超六,首隶冀州人,生于光绪七年(1881年),亡于民国十西年(1925年)11月26日。
他早年留学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期间加入同盟会,参与反清革命。
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南下任沪军先锋队参谋,助陈其美光复上海。
民国初年,任贵州陆军第一师参谋长,后因政局动荡北归。
民国二年(1913年)投奉天张作霖麾下,历任奉天督军署参谋长、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副监,深得张氏父子信任。
姜登选为人豁达谦和,善调和诸将矛盾,与郭松龄、李景林、韩麟春、张宗昌并称奉军“五虎将”,因出身士官系,与陆大系的郭松龄渐生派系嫌隙。
民国14年(1925年)奉系扩张期,姜登选受任苏皖剿匪总司令,旋兼安徽军务督办。
不久首系孙传芳起兵反奉,姜登选孤军难支,被迫北撤。
同年11月,郭松龄于滦州举兵反奉,姜登选乘专车途经滦州欲劝和,遭郭扣押,惨遭杀害!
11月27日,郭松龄部占领了山海关,随后攻克绥中、兴城。
此时,是二十一师途中的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