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办公室的黄姐笑着问:“怎么了?是潇潇的信?孩子在乡下不好过吧?”
同为母亲,她倒是能理解魏莲枝,手心手背都是肉,选哪个孩子下乡都是剜当妈的心。
“怎么能好过。不过……”魏莲枝简单说了宋潇干的事情,“她修拖拉机我不稀奇,我家离得远,她一有时间就跟着她爸,倒是学了一些机械知识。可是开厂子?我家潇潇你也见过啊。”
“真的假的?”黄姐惊叫起来,办公室其他人也都围过来,稀奇的不得了。
宋潇来过这边,大家也见过。魏莲枝能说会道,偏小女儿内向害羞,看着有些木讷。反倒是她长在乡下的大女儿伶伶俐俐的,一点都不畏缩。
“你小闺女还会做辣酱?”有人问。
魏莲枝解释:“我家祖辈都是做厨师的,我爹就在国营饭店掌勺。我家就她做饭好吃。”
“这事倒是值得报道。知青下乡是个大问题,能够自给自足还能给村子创收,这不是值得宣传嘛。不过,你要是报道,怕是有人说闲话。”
一个写党政方面的同事说道。
魏莲枝也是这么考虑的。“再说吧。”
回到家里,魏莲枝只说了宋潇开酱料厂的事。
宋耕墨也震惊不已。
他还以为小女儿跟他一样,是个只会埋头读书研究的技术宅呢。以前晚上,他们吃了饭,就围坐在客厅里,读书的读书,学习的学习。宋潇小小的身影似乎还能看见。
夫妻两个又都沉默下来。
宋湘做好饭,一脸喜气。如果是往常,魏莲枝早就问她什么事了,可是今天一句话也不说,都有些心不在焉。
宋湘气恼,宋潇人都去乡下了,怎么还阴魂不散?
又听宋潇开了个厂子,又一撇嘴巴,她们村也有这种作坊,是专做酒酿的。这有什么可稀奇?无非是农闲时候挣些零花钱。
也许是知青们不好好干活,村里才给他们安排做这些。也就爸妈见得少,觉得是件大事。要不是爸妈接济,宋潇早饿死在乡下了。
她清了清嗓子,叫了声爸妈。
魏莲枝和宋耕墨才抬头看她。
“我夜校的成绩出来了。”宋湘原本还想要炫耀的心思,现在忽然说不出口。
魏莲枝才记起了,宋湘刚参加完结业考试。
“怎么样,考了多少?”
“考过了。”宋湘矜持道,报了自已成绩。
每门成绩都在七十左右。宋湘挺骄傲,她来之前也就识一些字,现在通过夜校考试,就是小学毕业了。
她考了全班前五呢。
魏莲枝和宋耕墨听了,都有些皱眉。
“才七十多?哎,你倒是跟你哥一样,不是读书的料。你俩的脑子加起来都没有潇潇好。”
可惜潇潇下乡了。
宋湘:“……我不吃了。”
才知道惹了祸的魏莲枝赶紧去哄女儿,允诺周末就带她去百货买新衣服才哄好。
等她回去休息,宋耕墨已经看完了宋潇的信。
“真不管了?”宋耕墨看她写了回信,绝口不提刊登的事,又问一句。
魏莲枝道:“我们报社现在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怎么好登潇潇的文章。”
“你省报不是有同学?”
“关系用一次少一次,以后潇潇回城,涛涛转业,说不定就求到人家。不就一篇文章,不登就不登吧。”
魏莲枝没放在心上,反倒是对宋潇耳提面命,让她在乡下不要得罪人。
如果酱料厂招工,适当给村里和干部们一些名额。所谓怀璧其罪,就是这个道理。
可能觉得没有帮忙,魏莲枝倒是将家里的几张邮票都寄了来。
宋潇看魏莲枝写的“苦衷”,倒也没觉得失望。
她理解魏莲枝不愿惹麻烦,能给自已改文章就很不错了。
经过魏莲枝改动的文章,立马显得不一般。
宋潇早有准备,提笔给省城岩城的知青点写了信,将自已开办工厂的经过又写了一遍,再附上魏莲枝修改过的稿件。
寄了挂号信,又给省城知青办办公室打去电话。
他们下乡前,知青点的领导还过来做了思想工作,给了知青点的电话,说有什么困难可以联系。虽然宋潇知道是过场,知青点可管不到乡下去。
但现在,用处不就来了么?
“你好,我是省城的知青宋潇,想找知青办文主任反映个情况。”
电话那头让等一等,过一会儿一个年轻女同志接了电话。
“你好,文主任今早去开会,我是她的秘书小赵,你有什么事我可以代为转达。”
宋潇知道联系不到文主任,意思传达到位就成。
“你好,赵秘书。我是咱们省城的知青宋潇。”
宋潇先做了一番自我介绍,随后才表明了来意。
“我们公社领导很支持我们酱料厂的工作,还提议可以向上面汇报。我实在不知道跟谁汇报,就记得来之前文主任给我们说我们知青是一家,有什么都可以跟她说。”
小赵秘书声音如沐春风,“小宋知青,你们真是厉害。你三月份才下乡是吧?现在就已经扎根农村建设了。”
“这不是文主任教导有方嘛。最开始的时候,我心里真是难过,真是不适应。但经过文主任的一番教导,我知道了咱们农民兄弟还处在温饱线中。所以我在下乡之后,就想着为支队做点什么。我们这里产大豆和辣椒,我外公又是国营饭店的大师傅,我跟他学过点手艺。就以黄豆和辣椒做了一款辣椒酱,很受大家欢迎。现在厂子已经接到了县城一两千斤的订单,我们最近正招工呢……”
宋潇语气欢喜,就像一个求表扬的年轻人。
小赵秘书开始听着,还不以为意。再听到一两千斤订单的时候,才反应过来,宋潇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把厂子建起来了。
“县城里订真这么多?是在供销社卖?”
“还没有打通供销社的铺货渠道。我们还在考虑包装问题。这一千多斤,是散装卖给几个工厂的。有县食品厂、阀门厂、肉联厂、制衣厂……”
宋潇滔滔不绝,有的没的都说了进去。只拿试吃没订货的也说了。
小赵秘书有点懵。
光是这些厂子就订购这么多,且是长期供应。
如果进驻到供销社,那得有多少?厂子得是什么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