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兵开始做第一反王
从小兵开始做第一反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从小兵开始做第一反王 > 第19章 风云涌动

第19章 风云涌动

加入书架
书名:
从小兵开始做第一反王
作者:
微光破尘
本章字数:
7416
更新时间:
2025-01-11

随着紫书县的镇督人员到来,李明顿时有了跟这肖里正斗法的底气。

在一次乡衙的会议上,李明因为一项决策与肖里正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肖里正蛮横地说道:“我说了算,就按我说的办!”李明据理力争:“肖里正,这样做对乡里的百姓不利,不能如此武断!”肖里正怒目而视:“你一个小小的副里正,也敢违抗我的命令?”李明毫不退缩:“我只遵循公理和正义,为了百姓,我绝不退让!”这场争执让两人的矛盾愈发尖锐。

为了拉拢岩镇检,李明特意准备了一份厚礼,在一个夜晚来到了岩镇检的府上。李明满脸堆笑,将礼物呈上,说道:“镇检大人,这是一点小小心意,还望您笑纳。”岩镇检瞥了一眼礼物,不动声色地说道:“李副里正,这是何意啊?”李明连忙说道:“镇检大人,我在这安庆乡全仰仗您的照顾,这点东西不成敬意,只是希望您能在关键时刻帮我一把。”岩镇检心中暗喜,嘴上却说道:“哎呀,这可不好,咱们为官要清正廉洁。”李明赶紧说道:“镇检大人,您就别推辞了,以后还有更多的好处孝敬您。”岩镇检这才假意推脱一番后收下了礼物,满口答应会帮助李明,可实际上依旧没有什么实际行动,而李明要的就是这镇检不作为。

这段时间李明似乎学乖了不少。争辩越来越少,送礼越来越多,也渐渐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这让岩镇检对他警惕性也降低了不少。

趁着岩镇检对他的防范降低,李明悄悄找到镇督派来的人商量对策。

在一个隐秘的房间里,李明神色严肃地对秦盛说道:“这次就靠你了。以‘春耕’的名义从紫书乡调任一些镖局的好手过来蛰伏,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能被发现。”秦盛重重地点了点头,“放心吧,李兄,我一定办好。”

接着,李明又转向牛广,目光坚定地说:“牛广,你继续暗中调查关于安庆乡的相关证据,尤其是肖里正的罪证,务必要详尽准确。”牛广拍着胸脯保证:“李大人,我定不辱使命。”

安排好一切后,李明深吸一口气,暗暗发誓这一次一定要将证据直接向上申办,申请异地县督来这办案。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秦盛顺利地从紫书乡调来了镖局的好手,他们悄悄地在安庆乡潜伏下来,等待着行动的时机。牛广也不辞辛劳地四处奔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一点点地拼凑着肖里正的罪证。

而李明则继续在表面上伪装着自已,麻痹着岩镇检和肖里正等人,为最终的行动争取着时间和机会。

而这个计划关键的一环还是在于张县令身上,只有他点头了,紫书县才可能会派人过来安庆乡进行督办工作。

只不过这种以县对县撕破脸的工作的确让这位堂堂县令有些犹豫不决。他在书房里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心里想着写信给自已的老泰山,但是想到后者除了王家人外基本上多懒得多管闲事,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到了王朔和自已的妻子王氏。

张县令一脸愁容地对王氏说道:“夫人啊,此事关系重大,还望你能帮我拿个主意。李明送了二十几两银子,想让咱们帮忙促成紫书县派人去安庆乡督办。”

王氏一听可能会得罪人,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那银子,嘴里说道:“老爷,这可使不得,万一惹出麻烦,待会被父亲怪罪了。这银子虽好,可也得有命花呀!”她心里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目光却怎么也无法从那白花花的银子上挪开。

一旁的王朔却两眼放光,急切地说道:“姐姐,这可是大好的机会啊!只要干掉安庆乡几个镇乡的蛀虫,我就有机会往上爬,那时候,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他的脸上满是兴奋与贪婪,心里满是升官发财的美梦,仿佛已经看到自已飞黄腾达、呼风唤雨的未来。

王氏还是不为所动,连连摆手说道:“不行不行,你们男人就知道冒险,万一出了事,咱爹不会同意我们冒险的。”

张县令无奈地说道:“夫人,咱们若能做成此事,也是为百姓造福,将来必留美名。再说了,这银子都收了,不办事也说不过去呀。”

王朔在一旁附和道:“是啊,姐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咱们小心谋划,未必会出事。”

王氏犹豫再三,终于还是抵挡不住银子的诱惑,以及夫君和弟弟的劝说,咬了咬嘴唇,最终说道:“那……那我就去城里问问父亲的意见,不过成不成我可不保证。”

王氏走后,张县令和王朔焦急地等待着消息,张县令在书房里坐立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希望王氏能带回好消息,不然这银子收了不办事,也不好交代。”王朔则在一旁不停地踱步,满心期待:“老天爷保佑,一定要让此事成功,我可等着出人头地呢!”

另一边钱县卫也得知了王氏去往城里的消息,便找到了张县令。

张县令见钱县卫来了,连忙起身相迎,恭敬地说道:“钱县卫,您怎么来了?”

钱县卫开门见山地问道:“听说你家王氏又去城里了?怎得不提前说一声替我向王大人问个好。”

张县令不敢隐瞒,说道“贱内去办的是“公事””于是一五一十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透露给了钱县卫。

钱县卫一听,不禁有些咋舌,心中暗道:“李明这小子好大的胆子,一个小小的副里正就想着把镇乡给全端了。”但转念一想,又不禁对李明的勇气和决心暗暗佩服,于是对着张县令说道:“此举乃是为国为民的好事,张县令不会拒绝我出一份力吧。”

张县令赶忙应道:“钱县卫能相助,那是再好不过,下官怎敢拒绝。”

钱县卫微微仰头,说道:“我等官员职责便是维护一方安稳,这种惩治蛀虫之事,大快人心!”

张县令连连点头,附和道:“是是是,有您出马,此事必定能成。”

钱县卫接着说道:“你这边具体是如何打算的?”

张县令详细地阐述了自已的想法和计划。

钱县卫听后,思索片刻,指出了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这般安排恐有不妥,应当如此......”

张县令虚心接受:“钱县卫高见,下官受教了。”

随后,二人又针对此事协商了一阵子可行性。

商量完毕,张县令亲自将钱县卫送出衙门

钱县卫摆摆手,说道:“张县令,你只管按计划行事,有我在后面撑着。”

望着钱县卫远去的背影,张县令长舒一口气,心中祈祷着这次的计划能够顺利进行。

此时王家家主王康看着自已风尘仆仆而来的女儿,眼中有心疼也有气愤。只不过嘴里说出来的依旧是一些气话:“不守着你那相公了,怎得跑到我这老家伙府中来了。”

王氏低着头,捏着衣裳说道:“女儿想爹了,就回来看看爹。爹不喜欢,女儿就回去了。”说罢,作势要转身离开。

王康见此颇为无奈地摇了摇头:“坐下吧,省得被外人看到说我苛责自家女儿。说说吧,无事不登三宝殿,你这次来有什么事,不会又是姓张的事吧。”

王氏听到这,脸色瞬间一变,随即笑眯眯的跑到王康身后给他捏起了肩:“哪能啊,就是回来看看您。”

王康享受着女儿的按摩,嘴上却是说道:“姓张的如今担任县令了,那个位置可不是那么轻易能动的,让他安心呆个一两年再说。”

王氏闻言手微微一顿,随即说道:“爹,女儿真就来看看您。顺便想给弟弟谋个差事。”

王康听到这话才露出一丝欣慰:“你终于能想到自家人了,不过朔儿还小,如今担任里正也差不多了。在往上各镇也没个合适的好位置了。”

“那县里不是还有些位置吗?”

王康一听无奈地摇了摇头:“哪有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担任县官的。”

“朔弟如今也担任个把月里正了,整个紫书县多是自家人,他也难以得到历练。”

王康一听便知晓自家女儿肯定有事,于是直接说到:“说吧,什么事。”

王氏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爹,是关于安庆乡的事儿。有人想把整个安庆乡镇清理一遍。”

“姓张的没这个魄力,一口气盘了整个乡镇好大的胃口。”

于是王氏又将李明说了出来,王康听了一阵子似乎对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于是吩咐下人取来张县令的书信。

王康仔细地将书信看完,才抚摸着胡须道:“倒是个可造之材,只不过想要清理乡镇可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怎么多位置还得其他人也点头才行。”

王氏知晓这是父亲答应了下来,也没得寸进尺,乖乖给王康按摩,跟着王康一起吃饭。她心里想着,只要父亲应下了,这事儿就有希望,自已也算没白跑这一趟。

而此时钱县卫也找到了自家大哥钱士平,钱县卫神色急切,语气坚定地说道:“大哥,李明的计划我觉得可行,咱们应该支持,将安庆乡的那些蛀虫一网打尽!”

钱士平却直接一口气回绝了:“李明那小子的确是有些才能,但是得罪死了城内那位同僚,如今我将他丢到安庆乡,看起来是针对他实际却是在保护他。”

钱县卫瞬间回过神来,着急地说道:“大哥,那千户与县卫咎由自取,千户更是有造反的趋势,难道我们就因为怕得罪人,就要对这些恶事视而不见吗?”

钱士平微微皱眉,沉稳地说道:“你莫要冲动,若不是千户那小子犯了那么大的事情,否则他若是出手,捏死李明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般简单。况且李明目前还不算我钱家人,没有让我为了他跟那位直接对峙的资格。”

“李明是不值得,可是若是安庆乡名声早已烂透,若是清理了不但能落个好名声,还能腾出不少合适的位置出来。”眼见说服不了自已大哥,于是钱县卫又换了一个说法。

钱士平听闻转头看了一眼钱县卫问道:“你觉得王家会行动吗?”

钱县卫说道:“那个王家小女儿十分受宠,我看可行。”

钱士平手抚下巴,沉思片刻后说道:“王家那老家伙向来精明,做事滴水不漏。若他出手,想必是有了一定的把握。但此事非同小可,咱们切不可轻举妄动。”

钱县卫着急地说道:“大哥,机会难得啊,安庆乡我早就想清理了,如今还要等待。难道咱们要一直这么等下去?”

钱士平瞪了他一眼,说道:“急什么?等王家那个老家伙先伸手跟那位先斗一斗,合适的时候我帮忙出把力。”

钱县卫虽然心中焦急万分,但也深知大哥的沉稳老练,只好强压下心中的急切,点了点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