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办公室,我站在窗前,看着楼下人来人往的街道,心里却沉甸甸的。
林婉端着咖啡走过来,递给我一杯:“你昨晚又没睡好。”
我接过咖啡,苦笑了一下,“哪能睡得着?‘星链未来’这盘棋才刚摆开,我就得先搭个班子出来。”
她点点头:“团队的事,你自己决定就行。我相信你的眼光。”
我嗯了一声,转身坐下,打开电脑,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简历和面试安排表。
“三天内,必须完成第一批核心成员筛选。”我低声说,“时间太,但不能再拖。”
林婉看了眼屏幕,“你打算怎么选?”
我敲了敲键盘,调出一份文档:“实战模拟测试。真刀真枪地干一仗,才能看出谁是真材实料。”
她挑眉:“有点意思。”
招聘启事发布出去后,应者如云。
三天之内,我们收到了三百多份简历,其中不乏来自大厂、投行、咨询公司的精英。可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只有寥寥数人。
第一场面试安排在会议室,候选人分成小组,模拟处理一个真实的市场推广案例。
“假设你们是我们的新公关团队,现在公司面临一场舆论危机——有合作方突然毁约,媒体质疑我们资金链断裂,客户信心动摇,你们要怎么应对?”我坐在主位,目光扫过众人。
有人立刻开始翻资料,有人低头讨论,也有人皱眉思索。
唯独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神色从容。
“给你们十分钟,然后每组派代表陈述方案。”我说完,靠在椅背上,静静观察。
十分钟后,第一组开始汇报。
他们提出了几条常规策略:发声明、联系主流媒体澄清、召开新闻发布会……听起来没错,但全是套路。
第二组稍微有些新意,提出通过社交媒体发起互动活动,转移公众注意力。
第三组则建议首接找投资人背书,强化信任。
轮到那个年轻人时,他站起身,语气不急不缓:
“我认为这场危机的核心不是媒体质疑,而是内部管理混乱导致合作方毁约。如果不解决根本问题,再多公关手段也只是遮羞布。”
我眼神一凝。
他说得对。
大多数人只想着怎么灭火,却没人去想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但我没有当场表态,只是点了点头:“不错,还有补充吗?”
他摇摇头:“该说的己经说了。”
我合上笔记本,宣布第一轮结束。
等人都走了,林婉问我:“你觉得怎么样?”
我沉默片刻,淡淡道:“太锋芒。”
她愣了一下,随即明白我的意思。
这个人聪明,但太聪明的人往往难以掌控。尤其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我们需要的是执行力强、配合度高的团队成员。
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跳出来挑战权威的刺头。
新人陆续加入,分配到了各个部门。
可麻烦也随之而来。
老员工们对这些“空降兵”意见很大,觉得他们资历浅、经验少,凭什么一进来就占据关键岗位?
我组织了一次项目分工会,让新人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结果有个小伙子当场站起来,一口气列出了五个优化点,从流程简化到资源调配,说得头头是道。
“这个方案很好。”我点头,“你叫什么名字?”
“李锐。”他回答。
我记下了这个名字。
接着,我指派了几位老员工作为导师,协助新人执行任务。
“别把他们当外人。”我对老员工说,“你们带他们,他们也能带来新的思路。”
有人不服气,私下找到副总抱怨:“老板变了,越来越不听建议了。”
这话传到我耳朵里,我没说什么,只是默默记下那个人的名字。
我知道,团队扩张的过程,从来不会风平浪静。
但我要的,是一个能打硬仗的队伍。
不是一群只会听话的老好人。
为了检验团队协作能力,我安排了一场小规模的市场推广活动。
地点定在一家商场中庭,主打产品是我们即将上线的新能源管理系统。
预算由新人主导分配,老员工协助执行。
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因为预算分配失误,现场布置混乱,宣传物料不到位,甚至音响设备都出了问题。
客户来了之后一看这阵势,脸色难看,当场就有人表示不满。
投诉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进来。
我接到消息时,正在会议室整理下一阶段的战略部署。
“陈总,现场快炸锅了!”助理小吴焦急地说。
我立刻起身,带上公关组赶过去。
一路上,我己经在脑子里理清了解决方案。
“公关组马上起草道歉声明,同步在官微、公众号、朋友圈发布;市场组联系受影响客户,提供免费体验名额作为补偿;技术组检查设备,确保后续展示正常进行。”
到了现场,果然一片混乱。
我立刻召集负责人开会,重新调整分工。
“今晚所有人都加班。”我环视一圈,“明天必须把局面扭转回来。”
有人还想解释,被我打断:“我不听借口,我要结果。”
第二天,市场组连夜修改推广策略,转为线上引流,同时邀请几位行业KOL试用产品并发表测评。
短短几个小时,口碑迅速回暖。
而在这次事件中,表现最冷静、反应最快的就是李锐。
他在现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主动协调资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演示区,稳住了部分客户情绪。
我看着他的名字,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圈。
这个人,值得重点培养。
夜色渐深,我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城市的灯火。
林婉走进来,把一杯热茶放在我面前。
“今天辛苦了。”她说。
我笑了笑,“这才是刚开始。”
她坐下来,轻声问:“下一步呢?”
我望着电脑屏幕上的名单,“接下来,我要开始优化结构了。”
有些人,适合冲锋陷阵。
有些人,适合幕后运筹。
而有些人……
需要被清除。
团队扩张不是无脑招人,而是要打造一支真正属于我们的铁军。
我握紧拳头,心中己经有了答案。
这一局,我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