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还珠两年之约的裂痕
新还珠两年之约的裂痕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新还珠两年之约的裂痕 > 第十三章 会宾楼

第十三章 会宾楼

加入书架
书名:
新还珠两年之约的裂痕
作者:
作者岁月静好安暖相伴
本章字数:
3204
更新时间:
2025-07-08

会宾楼的伙计刚把最后一张桌子擦干净,金锁就捧着个描金小盒从后院跑进来,鬓边的银钗随着脚步叮当作响。柳青正在柜台后算账,见她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忍不住打趣:“这是捡着金元宝了?”

“比金元宝还金贵!”金锁把小盒往柜台上一放,指尖轻轻着盒面上的缠枝纹——这是小燕子亲手雕的,线条虽算不上精巧,却带着股鲜活的灵气。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盒盖,里面躺着两罐香膏,一罐是泛着月光的“洱海月”,另一罐是缀着金桂的“桂语”,清甜的香气混着柜台后的酒香,竟比楼里最烈的烧刀子还要醉人。

“你闻你闻!”她捏起块香膏凑到柳青鼻尖,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雀跃,“小燕子说这是她新调的方子,‘洱海月’里加了蝶豆花粉,‘桂语’用的是大理后山的野桂花,全是独一份的!”

柳青看着她眼底的光,忽然想起当年在南阳初见时,这个总低着头的小丫鬟,连大声说话都怕惊扰了人。如今她站在会宾楼的柜台前,穿着合体的湖蓝布裙,手腕上戴着他送的银镯子,说起小燕子时,嘴角的笑意比香膏还要甜。

“咱媳妇可是头一份的体面。”柳青放下账本,伸手替她拢了拢耳边的碎发,指腹擦过她泛红的耳垂,“听说连五福晋都收到了,就……”他顿了顿,没说下去,却见金锁眼睫颤了颤,拿起香膏往锦盒里放。

“小燕子心里亮堂着呢。”金锁的声音轻了些,却没半分委屈,“那年在大理,我把绵忆的事告诉她,不是要挑事,是怕她像紫薇的娘夏雨荷当年一样,被蒙在鼓里苦等。她如今记着我的好,我就知足了。”

正说着,跑堂的小李子端着刚沏好的茶进来,见了香膏咋舌:“老板娘这香膏可真俊!比前儿个西洋商人来卖的玻璃瓶香水还好闻!”金锁笑着分了半块桂花酥给他:“这是大理来的稀罕物,往后让你家媳妇也来尝尝鲜。”

小李子刚走,柜台后的铜铃突然叮铃作响。柳青抬头,见是学士府的小太监,手里捧着个锦盒,说是福晋赏的新茶。金锁接过盒子,指尖碰到冰凉的珐琅,忽然想起昨日行商带来的话——五阿哥府也收到了小燕子的香膏,欣荣福晋还让小世子绵忆亲手画了幅画回赠,画上是个歪歪扭扭的小人,牵着只小狗,旁边写着“谢姑姑”。

“你看,连孩子都懂。”柳青见她望着锦盒出神,拿起块茯苓饼塞进她手里,“有些人有些事,不必放在心上。”金锁咬了口饼,甜香在舌尖化开,忽然笑了:“我才不放在心上呢。昨儿个还收到紫薇的信,说东儿长牙了,咬坏了三双虎头鞋。”她顿了顿,把香膏往锦盒深处塞了塞,“等过几日,我把这‘桂语’分些给她送去,就说是……就说是大理来的特产。”

柳青挑眉:“你啊,总是心太软。”却伸手帮她把锦盒盖好,动作里满是纵容。窗外的月光爬上柜台,照在那两罐香膏上,泛着温润的光。金锁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她跟着紫薇逃出梁府,小燕子塞给她半块发霉的干粮,说“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如今她们都长大了,隔着千山万水,却还能把彼此放在心上,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缘分。

夜深了,会宾楼的灯还亮着。金锁把香膏摆在梳妆台上,与柳青送的银镯子并排放在一起。月光透过窗棂,在香膏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那年在漱芳斋,三个姑娘挤在一张床上说悄悄话时,从窗缝漏进来的星子。

她拿起“洱海月”轻轻抹在手腕上,清冽的香气漫开来,恍惚间竟像是站在大理的洱海边,看小燕子蹲在沙滩上画圈圈,嘴里还念叨着“这个香要叫什么好呢”。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金锁对着镜子笑了笑,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月光,比任何名贵的胭脂都要动人。

而学士府的深夜,紫薇正对着那罐辗转送来的“桂语”出神。东儿睡在身旁,小拳头攥着她的衣角,像极了小燕子当年攥着她的手不肯放的模样。她拿起香膏抹在指尖,清甜的桂香里,忽然读懂了那未说出口的话——有些疏远,不是怨怼,是各自在岁月里,找到了最舒服的距离。

月光穿过两座宅院,把会宾楼的甜香与学士府的静谧连在一起。金锁吹熄烛火时,忽然对着窗外的月亮轻声说:“小燕子,谢谢你。”夜风带着洱海的气息掠过京城的街巷,仿佛在说:“我们都好好的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