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吏离开了之后,老汉和儿子女儿来到李郅面前跪下,“多谢恩公相救,老拙无以为报,愿为公子立下长生牌位,老拙全家永不忘公子之恩”老汉激动的说道。
“都起来吧,听你的话,你也是个有些身份的人,怎会落得如此地步”李郅好奇的问道。
老汉说道“公子先屋里请,老拙为慢慢说来”,李郅便随老汉进屋了。
“公子,请坐"老汉先对李郅说道,又对女儿小声说道“莲儿,将我柜子里藏好的茶叶拿出去,给公子沏壶茶"。
接着老汉便对李郅讲起了他的事,他原本是一大户人家的公子,也考中过举人,后因躲避战乱,逃到此地,连两个孩子的娘也在逃难中冲散了,他一人辛苦的将两孩子养大,不想又遭今日之祸。
“不知道公子手下还缺不缺人,我这儿子自幼学了些武艺,可以为公子效力”老汉将儿子叫至前来说道,老汉也没说可以保护李郅,毕竟他也见识过李郅的武艺。
这时他女儿又将茶送过来了,“公子,我这女儿也懂些诗词才艺,还请公子将她留在身边当个侍女”老汉憨笑的说道。
李郅看了一眼女子,想到了一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郅暗道这老汉福气不小,一双儿女皆不似一般的人,也是他教得好。
“老伯,你真舍得一双儿女在我手下当佣人么”李郅笑着说道。
“公子,我年轻时候,也见过不少有权势的人,可他们没一个有如公子这般气质,我相信公子乃是人中之龙,还望公子能收下他俩,这也是他俩的福气”老汉请求道。
"你们可愿意留在我身边”李郅微笑着向二人询问道。
"公子,我们兄妹愿为公子效力,请公子收下我们”两人立刻跪下大声说道。
“好,都起来吧,我收下你们了,放心我不会亏待你们的,你们叫什么名字”李郅笑着问道。
“公子,小女子名叫潘金莲,哥哥名叫潘小凤"女子轻声说道。
听到这名字李郅一口茶当即喷出来了,“你叫什么名字,你再说一遍”李郅怀疑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
“大人,小女子名叫潘金莲”女子以为冒犯了李郅。
“公子,这名字有什么问题么"老汉不解的问道。
“没什么问题,老伯,这名字是你给取的么”李郅微笑着问道。
“公子,不是在下取的,小女出生那日,有一位道长来我家,为小女取的名字。那位道长还说将来我们家会有一劫,只要取了这名字,就会有一位贵人相救。如今想来,那道长的话,皆己经应验,公子就是贵人”老汉慢慢说道。
“竟有如此奇怪的事,那道长还说了什么”李郅又接着问道。
“公子,那道长只说了,在得公子相救之后,让我们一家为公子效力,将来我们也能随公子平步青云,其它的什么也没说,还望公子见谅,老拙不是有意向公子隐瞒”老汉有些担忧的说道。
“公子,我们兄妹二人可以作证,那道长并没有说其它的什么”老汉的两儿女急忙说道,怕惹恼了李郅。
李郅看了老汉一眼,接着笑着说道“我相信你,父亲没有隐瞒,好了,我没那么大的官威"。
“多谢公子海涵,天也快黑了,公子今天就在这休息一晚吧,我让小女去给公子做饭”老汉笑着说道。
李郅也答应了老汉,当天就在老汉家休息了。
第二天李郅便带上了老汉几人一起上路,既然己经收下了老汉两儿女,也不好留老汉一人。因为同行中有女子,李郅给了老汉儿子潘小凤五十两银子,让他去租了一辆马车。
说这样李郅在前面骑着马,潘小凤驾着马车载着潘老汉和女儿潘金莲跟在后面。
因为不是一人单行了,到了天黑的时候李郅便带着三人住起了客栈,李郅一间,老汉和儿子潘小凤一间,女儿潘金莲一间,就这样白天游历,晚上住客栈过了西天,走了二百里,李郅等人便开始往回赶。
先是去了县衙,李郅先将老汉和女儿安排在客栈,又让潘小凤将那日领头的小吏叫了过去。
看着小吏,李郅首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大人,小的名叫王小虎,听了大人的话,小的再没有欺负过百姓”小吏连忙回答道,额头上首冒汗。
“小凤,他说的是这样么”李郅提前让潘小凤打听了一下小吏最近的情况。
“公子,他没有撒谎,我打听了,他最近一首在家称病,没出去过”潘小凤拱手回答道。
“嗯,你们县太爷是个什么样的人,如实说来,我不会亏待你的”李郅向小吏说道。
“禀大人,我们县太爷名叫张拱,平时也不太管事,娶了三房小妾,有什么事的话,他一般请师爷替他拿主意。至于师爷名叫魏不忌,也是我姑父,他平时爱偷偷去翠红楼,至于他是什么样的人,小的也看不透,只知道他最听我姑姑的话”小吏谄媚的说道。
“看来你之前那么放肆,是有一个做师爷的姑父撑腰啊,好了,你先下去吧,有事我还会让小凤去找你。切记,不要伤民”李郅对小吏王小虎说道。
王小虎叩首道"多谢大人的大慈大悲,有什么事请大人尽管吩咐,小的告退”。
李郅让潘小凤赏了王小虎五两银子,便让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