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逐光时
听风逐光时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听风逐光时 > 第15章 古琴启蒙的声波革命

第15章 古琴启蒙的声波革命

加入书架
书名:
听风逐光时
作者:
螺蛳粉真的很好吃啊
本章字数:
3054
更新时间:
2025-07-09

08:00 AM | 苏州老宅·琴房

沈昭的小手指在琴弦上胡乱拨弄,制造出一串刺耳的噪音。沈听樾的智能手表立即震动,弹出警告:「频率紊乱,可能损伤听力发育」。

"不要爸爸的机器!"小女孩气鼓鼓地拍打琴身,惊飞了窗外石榴树上的麻雀。

温昭宁端着桂花糖芋苗走进来,看见丈夫正偷偷调整古琴下方的传感器阵列——那是他花三周研发的"儿童古琴启蒙系统",能实时分析指法错误并投影纠正动画。

"外公说学琴要听松风流水。"沈昭学着林教授捋胡须的样子,"不是看电脑小人!"

沈听樾的眼镜片闪过一道蓝光:"但根据数据,结合视觉反馈能提升37%的..."

琴房的门突然被推开。林教授拎着个桐木匣子,里面躺着一张袖珍古琴——琴轸上缠着红绳,龙池处刻着「松风」二字。

"我亲手斫的。"老教授得意地瞥了眼女婿,"用的是虎丘塔那年拆换下来的老杉木。"

温昭宁突然想起什么:"就是昭昭出生那年..."

"共振过新生儿啼哭的木料,最适合做启蒙琴。"林教授轻拨琴弦,泛音清透如泉。

---

10:30 AM | 拙政园·卅六鸳鸯馆

温昭宁正在修复水榭的冰裂纹花窗,手机震动。家庭群聊弹出沈听樾的分析报告:

【松风琴声纹检测】

? 频率范围:偏高(可能影响儿童音准感知)

? 漆面成分:含传统鹿角霜(过敏风险0.7%)

? 有效弦长:较标准短3mm(需调整指法记忆算法)

她正要回复,程叙白发来段视频:画面里沈昭正用外公的琴弹《仙翁操》,而林教授手持分贝计站在旁边,活像什么传统音乐卫士。

实习生好奇地问:"温老师,您女儿以后会成为古琴家吗?"

"谁知道呢。"温昭宁擦掉窗棂上的陈年积灰,"她爸爸刚把《广陵散》改编成了声波按摩程序。"

---

03:00 PM | 平江路·琴馆

沈昭坐在两个男人中间,面前摆着三本截然不同的琴谱:

左边是外公的工尺谱,泛黄的宣纸上画着飞动的减字;右边是爸爸的"声波互动谱",平板电脑上的音符会随着触碰发光;中间是妈妈小时候用过的入门谱——边角卷曲,还画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小乌龟。

"先学哪个?"两位"教授"异口同声。

小女孩眼珠一转,突然指向琴馆后院:"蝴蝶!"

趁大人们回头,她把三本谱子叠在一起,"铮"地弹出个古怪的和弦——恰巧是温昭宁当年在六和塔顶即兴创作的旋律。

---

07:15 PM | 老宅后院

沈听樾正在调试他为古琴设计的"错音纠正器",设备却突然播放起《梅花三弄》——林教授偷偷植入了自己演奏的版本。

温昭宁端着藕粉圆子走近,听见丈夫小声嘀咕:"...老琴的振动模态确实有独到之处..."

月光穿过百年紫藤,在青石板上绘出斑驳的光影。沈昭抱着迷你古琴跑来,琴尾还拴着外公给的翡翠铃铛和爸爸装的微型频谱仪。

"妈妈!"小女孩仰起脸,"为什么外公和爸爸教的《秋风词》不一样?"

温昭宁蹲下来平视女儿:"因为..."

"——就像修复古建筑。"沈听樾不知何时站在紫藤架下,"有些要保留原貌,有些要加固创新。"

林教授哼着琴歌走来,腰间玉佩与翡翠铃铛共鸣出清越的声响。

---

09:40 PM | 主卧露台

温昭宁擦着头发走出浴室,发现沈听樾正在对比女儿与自己的古琴声纹。屏幕上两条波形相互缠绕,在11.3kHz处形成完美的共振峰。

"林工今天问我,"她取下丈夫的眼镜,"要不要带昭昭去参加少儿古琴大赛。"

沈听樾调出一组数据:"她的左手力度更适合《酒狂》。"

远处传来夜航船的汽笛声。温昭宁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记录她歌声的少年,如今正用同样的执着捕捉着女儿成长的每个音符。

他的吻落在她耳后,那里有粒小小的痣——既是所有声学设备的基准点,也是时光最温柔的锚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