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收容失效
文明收容失效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文明收容失效 > 第6章 质数的低语与理性的回声

第6章 质数的低语与理性的回声

加入书架
书名:
文明收容失效
作者:
逸风仙笔
本章字数:
7240
更新时间:
2025-07-09

陈默的手指悬停在【概念投射】的虚拟按钮上,久久没有落下。

希望与恐惧,如同两条互相噬咬的毒蛇,在他的内心疯狂地翻滚、搏斗。那个来自十五公里外的SOS信号,像一根探入深海的救命绳索,但绳索的另一端,也可能捆绑着一个择人而噬的深海巨兽。他输不起,一次都输不起。他的“概念锚定物”是他唯一的赌注,一旦暴露或者被骗取,结局就是被这个疯狂的世界彻底同化,成为像门外那尊π晶体一样的“标本”,甚至连成为标本的资格都没有,首接被悖论抹去存在的痕迹。

但他同样无法忽视那串信号。那串由“三短、三长、三短”构成的,人类理性文明中最简洁、最坚韧的求救符文。它代表着秩序、逻辑和共同的约定。在一个连“等于号”都会撒谎的世界里,这样一份不含污染的“秩序”,其价值甚至超过了他囤积的所有黄金。

他不能简单地回应一个“收到”,或者同样发回SOS信号。那样的信息交换没有意义,也无法验证对方的真实状态。他需要一个“过滤器”,一个“图灵测试”,来甄别信号另一端究竟是理智尚存的人类,还是一个模仿能力极强的、更高阶的认知污染源。

问题该是什么?

陈默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不能是需要复杂计算的数学题,对方未必有这个条件。不能是基于文化背景的谜语,文明的共识早己崩塌。问题本身必须是一种“概念”,一种只有纯粹的、未被污染的理性才能理解和延续的“概念”。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块“π蚀刻晶圆”上。

π代表着无限不循环。而另一种与之相对的、同样代表着数学之美的基础概念,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质数。

除了1和它本身,再没有其他因数。它们是数字世界里的“原子”,是构成一切整数的基石。质数的分布毫无规律,却又遵循着某种深刻的、人类至今未能完全勘破的内在逻辑。这是一个完美的测试工具。它的序列简单到任何一个受过基础教育的人都能理解,却又复杂到任何“混沌”都无法轻易模拟。

陈默打定了主意。他要发送的不是问候,也不是求救,而是一道题。一道关于“下一个是什么”的谜题。

他再次进入【概念投射】界面。这一次,他没有选择消耗巨大的“π蚀刻晶圆”,也没有选择代表社会学概念的“纯粹黄金”。他的手指,选中了那颗“石英正十二面体”。

【锚定物二:石英正十二面体(基于‘几何真理’概念)】

几何是空间的语言,而质数序列,则是逻辑空间中的一种完美结构。用“几何真理”去投射“数字结构”,两者在底层逻辑上存在着某种深刻的同构性。这或许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并保证投射内容的纯粹性。

他设定了投射目标,依旧是那个信号源所在的方位。然后在内容编辑框里,他没有输入任何文字,而是用最基础的信息单元,输入了几个简单的数字。

“2, 3, 5, 7, 11”

他只发送了这五个数字。这是宇宙中最孤独、最基础的序列。如果对方是人类,一个真正理智尚存的人类,他一定会知道下一个数字是什么。而如果对方是某种只会模仿的怪物,它或许会发回一串随机数,或许会重复他的序列,或许会陷入逻辑混乱。

【确认向坐标(E:116.4, N:40.1)投射‘几何真理’概念?投射内容:序列(2,3,5,7,11)。预计消耗完整度0.3%~0.8%。】

“确认。”

这一次的投射过程比上次温和了许多。那颗被完美切割的石英球体只是通体散发出柔和的白光,仿佛月华流转。光芒在球体内盘旋、凝聚,最终化作一道细若游丝的、几乎不可见的信息流,穿透了厚重的铅门和岩层,射向了十五公里外的黑暗。

石英球体的完整度,最终在99.99%的位置上稳定了下来,仅仅消耗了0.01%。这微小的代价让陈默松了一口气,也证明了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接下来,是漫长而又煎熬的等待。

一分钟。

五分钟。

十分钟。

信号的另一端,如同一口深井,他投下的石子没有激起任何回音。

陈默的心一点点往下沉。难道他赌错了?对方根本没有能力接收这种“概念投射”?又或者,那个SOS信号只是某种自然现象,是这个崩坏的世界里一次偶然的、没有意义的逻辑回光?再或者,在他发送信号的这段时间里,对方己经……遭遇了不测?

无数种可能性在他的脑中盘旋,每一种都让他感到一阵冰冷的无力。他甚至开始后悔,后悔自己不该浪费那宝贵的0.01%的“几何真理”。在这样的末世里,任何一点资源的损耗,都可能在未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强迫自己不再胡思乱想,他开始做一些机械性的工作。他调出了之前那次“悖论集合体”和“小女孩歌声”的全部监测记录,一帧一帧地分析着那些扭曲的数据。他试图从那些混乱和疯狂中,总结出这些未知存在的行为模式。

“悖论集合体”的诞生,源于王队长的“逻辑死亡”,它的攻击方式似乎是被动的、基于存在性的侵蚀。而那个“小女孩”,则更像是一种精神攻击,利用人类的心理弱点进行诱导。两者的模式截然不同。这是否意味着,外界的威胁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有着不同的“物种”和“生态位”?

他又开始研究“物质重组单元”的工作日志。他发现,将概念能量转化为物质的效率低得惊人。他吃下的那一口营养膏,所消耗的“数学公理”,如果用来进行概念投射,或许能中和掉半个“悖论集合体”。这个发现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绝境。每一次进食,都是在用未来的防御力量换取当下的生存。

时间就在这种压抑的分析和计算中一分一秒地过去。墙壁上那台老式电子钟的数字,己经在他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跳动了半个多小时。

就在陈默几乎己经放弃希望,准备将这次“投射”归档为一次失败的尝试时。

“嘀——”

一声轻微的、却如同惊雷般炸响在他耳边的提示音响起。

【接收到定向窄频回应信号!】

【信号源:与之前SOS信号源重合。】

【信号特征:逻辑结构完整,认知污染度极低!】

【正在解析回应内容……】

陈默浑身一震,几乎是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死死地盯着屏幕。他看到一条比之前那条SOS信号更加微弱、仿佛随时都会中断的波形,挣扎着出现在接收界面上。

系统迅速完成了对这道信号的解析。

没有多余的问候,没有复杂的解释,屏幕上只出现了一个简洁无比,却又蕴含着无穷力量的数字。

“13”

十三。

在11之后,下一个质数。

正确答案。

在那一瞬间,一股难以形容的巨大情感洪流冲垮了陈默用理性和冷漠构筑的堤坝。那不是单纯的喜悦,而是一种混杂着狂喜、酸楚、委屈和巨大安慰的复杂情绪。他像一个在宇宙中漂流了亿万年的孤独旅人,终于听到了另一声来自同类的呼吸。

他不是一个人。

在这个被神明遗弃、被理性抛弃的疯狂世界里,在十五公里外的某个角落,真的还有另一个清醒的、理智的、懂得质数之美的人类同胞存在!

他紧紧地握住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用疼痛来确认自己不是在幻觉之中。

然而,还不等他从这巨大的震撼中完全平复下来,第二段信号,紧随着那个“13”,挣扎着传送了过来。

这一次,不再是数字,而是一段由最基础的汉字拼音缩写构成的信息。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能量和保证信息密度,对方显然己经将通信协议优化到了极致。

【ZYYB. ZB (E:116.4, N:40.1).】

【MDB SH. GNJ ZL.】

【GW ZJ. XYTJ. QZ LL.】

陈默飞快地在脑中进行着破译。

ZYYB,应该是一个人的名字缩写。

ZB,坐标。对方在确认自己的位置。

MDB SH,锚定物……损耗?

GNJ ZL,供给……阻拦?不对,应该是能量……阻拦?或者攻击……激烈?

GW ZJ,怪物……聚集!

XYTJ,需要……提及?不,是需要……铁剂?

QZ LL,请求……力量!不对,是请求……联络!或者,请求……链接!

他将这些破碎的词语连在一起,一段清晰而又急迫的求救信息浮现在他眼前。

“我是赵一搏。坐标东经116.4,北纬40.1。”

“锚定物正在严重损耗。能量供给被阻断。”

“大量怪物正在聚集。我们需要紧急支援。”

“请求联络!”

赵一搏!

陈默的瞳孔猛地一缩。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似乎是当初他雇佣的那个施工队里,一个沉默寡言、身材极其高大的年轻人的名字。他退役特种兵的身份,给陈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原来是他!他们没有离开,或者说,没能离开,而是凭借着某种方式,在那座废弃的气象站里幸存了下来!

他们有“锚定物”,但正在损耗。他们被怪物包围,能量即将耗尽。

那串SOS信号,不是求救的开始,而是他们最后的挣扎。那个“13”,是他们用尽最后的理智和能量,对他发出的信任的回响。

现在,皮球被狠狠地踢回到了陈默的脚下。

他己经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和状态。那么,之前那个艰难的选择题,此刻变成了一道更加残酷的应用题。

他该如何行动?派出无人机侦查?进行一次高强度的概念投射,尝试驱散怪物?还是……亲自走出这个安全的乌龟壳,带着他的“锚定物”,去往那个十五公里外的风暴中心?

每一个选项,都通往一个充满未知和死亡的未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