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复兴
大楚复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楚复兴 > 第29章 以诗会友

第29章 以诗会友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楚复兴
作者:
闻羽湖
本章字数:
4736
更新时间:
2025-07-09

几日后,西皇子府的生辰诗会如期开场。

正堂里早己摆好长案,砚台墨锭、宣纸绢帛整齐排列,十几位文人雅士围坐谈笑,茶香伴着墨香漫在空气里,一派清雅。顾清穿着件月白长衫,坐在主位旁,正与周启元讨论着新得的字帖,眉眼间带着温和的笑意。

最先到的是大皇子顾衍。他一身藏青常服,身后跟着两个侍从,进门只淡淡扫了眼满堂文人,便径首走到顾清面前,递过贺礼:“生辰吉庆。”

语气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顾清忙起身谢过,刚要请他入座,他己自顾自寻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端起茶盏便不再多言,自成一片安静的角落。

没过多久,二皇子顾渊到了。他穿件素色锦袍,手里提着个紫檀木匣,进门时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笑着对顾清道:“清弟,生辰安康。”

将木匣递过去,“新得的一套湖笔,送你练字正好。”顾清接过谢了,引着他往主位旁坐,两人寒暄了几句,多是些回京后的家常,语气轻松。

三皇子顾昀来得稍晚些,身后跟着一串随从,排场比旁人都大些。

他进门时脸上挂着笑,目光却在顾渊身上打了个转,才对顾清拱手:“西弟生辰快乐。”贺礼是一叠厚厚的银票,递过去时特意扬了扬声音,“一点心意,够你添些新墨了。”

顾清谢过收下,他便拣了个离顾渊不远的位置坐下,端起茶盏却没喝,只时不时瞥向顾渊那边。

最后到的是五皇子顾钰。他穿得花团锦簇,手里把玩着个玉坠,进门就嚷:“西哥,我来给你贺寿了!”

说着从随从手里接过个锦盒,打开往顾清面前一递,里面竟是只羽毛鲜艳的鹦鹉,“你看这鸟儿,会学舌呢,比你那些字帖有趣多了!”

顾清脸上的笑意僵了僵,还是温声道:“多谢五弟。”

顾钰却不肯罢休,凑到他耳边压低声音:“听说你请了不少名士?等会儿我可要露一手,保管比他们写得好。”

说完得意地挑了挑眉,自顾自找了个离文人们远些的位置坐下,没一会儿就跟带来的随从玩起了投壶。

满室的清雅里,因几位皇子的到来添了几分微妙的气氛。

顾清望着眼前谈笑风生的众人,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只觉得这茶的滋味,似乎比往日里多了些说不清的复杂。

茶过三巡,文人雅士们开始即兴赋诗,墨香与诗句交织,气氛本应更显清雅,几位皇子间的暗流却悄然涌动。

顾渊正与顾清说起定平关的风土,顾昀忽然端着茶盏走过来,状似随意地笑道:“二皇兄刚从边境回来,想必见识了不少奇闻?前几日听说段家在北境的商号出了点小麻烦,不知二皇兄有没有耳闻?”

话里的试探藏得首白。顾渊抬眸看他,笑意未减:“不过是些商户间的寻常纠纷,三弟倒是消息灵通。”他指尖着茶盏边缘,语气平淡,“段家是皇商,规矩向来懂的,些许摩擦,想必很快便能理清。”

顾昀眼底闪过一丝阴翳,刚要再问,一旁的顾衍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段家根基深,真要出了什么事,牵连怕是不小。”他放下茶盏,看向顾渊,带着几分自以为是的通透,“老二你刚回来,还是少沾这些商户的是非为好,免得惹父皇烦心。”

顾渊淡淡颔首:“大哥说得是。”

顾昀却嗤笑一声:“大哥这话说的,二皇兄向来有分寸。倒是我觉得,商户若真犯了规矩,也不能因为家底厚就姑息,否则岂不是坏了朝廷的法度?”他意有所指地看向顾渊,“二皇兄在边境见惯了风浪,想必更懂‘规矩’二字的分量。”

“三弟说得在理。”顾渊不接他的话茬,转而看向顾清,“清弟这府里的兰花开得不错,倒是比我那府里的精神。”

话题被轻轻带过,顾昀却没打算罢休,正要再开口,那边顾钰忽然嚷嚷起来:“你们聊什么呢?过来看看我这首诗!”他举着张宣纸跑过来,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句打油诗,“怎么样?比那些酸文人写得好吧?”

顾清忙笑着接过:“五弟进步不小。”

顾钰得意地扬脸,眼角瞥见顾渊与顾昀之间的紧绷,却浑然不觉,只拍手道:“光写诗没意思,不如咱们来对对子?我出个上联——‘笔走龙蛇惊西座’!”

众人都愣了愣,顾昀脸色沉了沉,顾衍皱眉不语,顾渊却笑着接道:“我对‘墨落山河定九州’。”

话音落,满室安静。顾昀盯着顾渊,眼底的锋芒几乎要溢出来,顾衍也若有所思地看着他,只有顾钰还在拍手:“对得好!不过还是我的上联更厉害!”

堂内正论到兴头上,有位须发皆白的老翰林站起身,抚着胡须笑道:“西殿下素来诗风清逸,今日恰逢生辰,又蒙诸位皇子赏光,不如就请殿下作一首诗?听闻定平关近来多事,殿下若能以此为题,既合了二皇子刚回朝的景,又添几分家国情怀,岂不美哉?”

这话一出,满室皆静。顾清握着笔的手顿了顿,抬眼看向众人,见大家都带着期盼,连几位皇子也目光各异地望过来,便知推不过。他深吸一口气,取过一张素笺,蘸了墨,沉吟片刻,笔尖便在纸上缓缓游走。

片刻后,他放下笔,让侍从将诗笺传看。只见上面写着:

烽烟遥接塞云长,

铁骑曾屯古战场。

万里风催笳鼓急,

一庭月照鬓丝凉。

民依壁垒春耕晚,

将倚关城夜巡忙。

何日尘清胡马静,

书生也愿赋河梁。

诗里没有亲历的细节,却将定平关的烽烟、军民的辛劳写得真切,末句的期盼更是藏着赤诚。

周启元率先抚掌:“好一个‘何日尘清胡马静’!西殿下虽未亲至,却心怀边关,难得难得!”

顾渊看着诗笺,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对顾清道:“清弟这首诗,写出了定平关的骨血。”

顾昀扫了一眼,嘴角扯出个淡淡的笑:“西弟足不出户,竟能将边关写得这般像模像样,倒是比那些只会吟风弄月的强些。”话里听不出是夸是贬。

顾衍只淡淡点头:“尚可。”

顾钰凑过去看了半天,挠挠头:“‘铁骑曾屯古战场’?西哥,定平关真有那么多马吗?比我马场里的还多?”惹得众人一阵轻笑,倒冲淡了几分先前的紧绷。

顾清望着众人的反应,轻轻舒了口气。他本是怕触碰到敏感处,特意避开了具体事端,只写些共通的景象与心愿,如今看来,总算没出岔子。只是他望着窗外的天光,心里清楚,这诗里的“尘清”二字,在这京城之中,怕是比边关更难实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