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祭的筹备如火如荼,校园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和兴奋的讨论。然而,在周屿的世界里,却有一份越来越清晰、无法忽视的“干扰源”。
物理课上,老师在讲解着复杂的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定律的公式写在黑板上。周屿的笔尖在笔记本上划过,写下的却不是ε = -dΦ/dt,而是无意识地描画着几朵简笔的、带着卷曲边缘的云。他猛地回神,迅速用笔尖重重地涂掉,在旁边的空白处重新写下正确的公式,笔力透纸背。
图书馆里,他本该查找关于量子纠缠的最新论文。视线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文学区那个熟悉的位置。空着。他收回目光,强迫自己专注于眼前的英文期刊,但那些拗口的专业术语似乎都变成了毫无意义的符号。
放学后,他本打算首接去实验室。脚步却鬼使神差地绕到了篮球场边。目光越过场上奔跑跳跃的身影,精准地锁定看台高处。那个浅蓝色的身影果然在那里,抱膝坐着,仰头望着天空。暮色西合,天边只剩下几缕淡淡的、橙粉色的云丝。她安静得像一幅剪影。周屿站在树影里,远远地看着,没有靠近,只是静静地看着,首到她收拾好东西,独自离开。晚风吹过,带着凉意,却吹不散他心头的微热。
晚饭后,他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青禾一中万能墙”的后台。他看着“星期三的云”的头像,指尖悬停。他知道她今天下午在筹备“云端书屋”,很忙。他没有什么需要回复的新投稿,也没有收到她的私信。但他就是……想点开看看。想确认那个头像的存在。
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的情绪,像藤蔓一样,悄然缠绕住他原本清晰、理性、目标明确的世界。这种情绪不再是单纯的好奇,不再是观测者的冷静分析,而是带着温度,带着牵引力,让他不由自主地分心,不由自主地寻找,不由自主地……在意。
他关上手机,走到窗边。城市的夜空看不到星辰,只有朦胧的光污染。他闭上眼睛。
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
图书馆书架间指尖相触时她惊慌的眼神。
夕阳长廊下她沐浴金光、发丝飞扬的侧影。
篮球场看台上她凝望云霞时专注宁静的侧颜。
教室里她为“云端书屋”认真记录时微蹙的眉头和发亮的眼睛。
还有后台里,那些带着诗意、忧愁、喜悦和信任的文字碎片。
这些画面和文字,不再是割裂的片段,而是属于同一个人——林晚。那个叫“星期三的云”的女孩。
一种清晰的、带着悸动的认知,如同破晓的曙光,穿透了所有朦胧的猜测和观测,清晰地烙印在他的心底:他对这个女孩,这个拥有双重“身份”的女孩,产生了超出观察范围的心动。
这份心动,不再仅仅是对一个匿名ID的好奇,也不再是对一个安静身影的欣赏。它是具体的,是鲜活的,是图书馆指尖的温度,是夕阳下惊鸿一瞥的震撼,是看台上无声陪伴的宁静,是后台文字传递的信任与共鸣。
周屿站在窗边,望着灯火阑珊的城市,清晰地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他原本只有物理定律和星辰轨迹的世界里,彻底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线下的林晚与线上的“云”,合二为一,成为了他无法忽视的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