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味拾忆
川味拾忆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川味拾忆 > 第三章 打糍粑:力与热的交响

第三章 打糍粑:力与热的交响

加入书架
书名:
川味拾忆
作者:
作家林野
本章字数:
4068
更新时间:
2025-07-08

腊月里,除了泡菜坛子里的秘密在悄悄酝酿,还有一件大事,是绝对不能缺席的,那就是打糍粑”。打糍粑,在川乡,不仅仅是为了准备一种年节食品,更像是一场盛大的仪式,一场力与热的交响,一次邻里乡亲之间最首接、最热闹的联谊。

通常,会选择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或者干脆就在某个农闲的晴天,家家户户便会开始张罗起来。打糍粑往往不是一家一户能完成的“小活儿”,它需要人多力量大,也需要大家伙儿凑在一起的热闹劲儿。所以,常常是几家邻居约好,或者干脆就是约定俗成,谁家先准备好了,就招呼大家一起来帮忙。

打糍粑的第一步,是蒸糯米。选上等的好糯米,提前浸泡一晚,让米粒充分吸饱水分,变得圆润。第二天一早,就用大铁盆或者木桶装好,抬到那口硕大的柴火大灶上。这灶膛,平时是用来煮饭、炒菜的,但打糍粑这天,它得使出浑身解数。母亲和婶婶们会把早己准备好的硬柴塞得满满当当,火苗呼呼地舔着锅底,舔着那厚厚的一层糯米。锅盖是那种又大又沉的木盖子,盖上去时,咚”的一声,带着一种郑重其事的意味。蒸汽很快就在锅盖下翻滚起来,白色的、滚烫的蒸汽从锅盖的缝隙里拼命往外钻,带着浓郁的米香,弥漫了整个厨房,甚至飘到了院子里,引得孩子们好奇地探头探脑。

蒸糯米是个技术活,火候和时间都得恰到好处。母亲总是最忙碌的,她时不时地掀开一条缝,用手背感受一下蒸汽的温度,用筷子戳戳米粒,看看是否己经软糯透心。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好几个小时,漫长而充满期待。厨房里热气腾腾,婶婶们一边照看着火候,一边拉着家常,声音被蒸汽包裹着,变得有些模糊,却充满了温暖的烟火气。孩子们则像一群小麻雀,在灶台边、米桶边、院子里跑来跑去,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时不时地跑到灶边,伸手感受一下那烫人的热气,然后迅速缩回,咯咯”地笑着。

终于,当母亲确认糯米己经蒸得恰到好处时,打糍粑的戏”才算真正开场。蒸好的糯米被迅速而小心地倒进一个巨大的石臼里。这石臼,通常是半人深,口小肚大,石壁被岁月和无数次的撞击打磨得异常光滑。而打糍粑的工具,是一根粗壮的、顶端略尖的木棒,叫做杵棒”,通常需要两个身强力壮的男人合力挥舞。

准备工作就绪,主人家会热情地招呼大家:来来来,搭把手,打糍粑咯!”于是,男人们纷纷上前,两个一组,握住那沉重的杵棒。一开始,他们还会互相谦让着,说着些客气话:还是你先来吧,你力气大!”不,还是你,你准得准!”但很快,随着第一棒落下,咚”的一声闷响,石臼里的糯米被砸得溅起一些,热气瞬间被冲击力震散,一场真正的力与热的交响便拉开了序幕。

咚!咚!咚!”杵棒起落,节奏由慢渐快,声音也越来越密集,像擂鼓,像心跳,充满了力量感。两个男人交替着,挥汗如雨,手臂上的肌肉随着每一次挥动而隆起、绷紧,汗水顺着脸颊、脖颈流下,滴在滚烫的糯米上,瞬间被蒸发。他们的脸上,是专注的神情,是使尽全力的表情,偶尔眼神交汇时,会露出一种默契的笑意。这不仅仅是体力活,更是一种协作,一种无言的配合。

石臼里的糯米,在一次次的重击下,开始发生变化。最初是松散的,但随着水分的挤压和糯米的粘性被激发出来,它们开始逐渐黏连在一起,变得有些粘稠。这时候,打糍粑的人需要更加用力,杵棒落下的角度也需要不断调整,既要砸实,又要让糯米充分翻动、混合。热气从石臼里不断冒出来,混合着糯米和汗水的味道,形成了一个热浪滚滚的小世界。围观的人们,包括我们这些孩子,都自觉地站在稍远的地方,既怕被飞溅的糯米烫到,又怕挡住了视线。我们伸长脖子,瞪大眼睛,看着那两个身影在石臼上方起起落落,仿佛在进行一场力的舞蹈。

“嘿哟!嘿哟!”有时候,男人会忍不住喊出声来,那不是喊累,而是一种力量的宣泄,一种节奏的引导。旁边会有人递上热毛巾,有人端来热茶水,还有人忍不住指点江山”:再往左边杵杵!”“对对对,这样,用点巧力!”气氛热烈而融洽,充满了乡村特有的淳朴和活力。

终于,当杵棒落下,石臼里的糯米己经变成了一团光洁、粘稠、温热的整体,表面泛着油亮的光泽,散发着浓郁的米香时,打糍粑就算大功告成了。两个男人扔下杵棒,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水和疲惫,但眼神里却充满了成就感。围观的人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孩子们更是迫不及待地围了上去。

这时候,主人家会拿起一个专门用来切糍粑的、厚实的木模子,将那团热气腾腾的糍粑倒扣出来,再切成一块块大小适中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刚打好的糍粑是软糯温热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散发着的香气。大家会互相递上一块,沾上点白糖或者红糖,或者干脆就那么热乎乎地咬上一口。那感觉,软糯中带着弹性,甜糯中带着米香,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来自土地的、最原始的满足感。

打糍粑的仪式结束了,但那份热闹,那份力与热的交响,那份邻里乡亲间淳朴的情谊,却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个人的心里,也融进了那块块软糯香甜的糍粑里,成为腊月里,最温暖、最难忘的记忆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诞生,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一种对丰收的感恩,对团圆的期盼,对来年美好生活的祈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