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是一个坐标
第四十四章 是一个坐标
阿古拉的脸色,瞬间白了。
这滴泪,是剧毒。是诅咒。是那个被楚现吞噬的,混沌本源,留下的最后,也最恶毒的,印记。
“必须马上离开这里!”萧北辰当机立断。他抱起楚现,转身就走。
“等等。”
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是玉衡。
她从地上站了起来,脸上那因信仰崩塌而产生的绝望与茫然,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与决绝。
她走到楚现面前,没有看他,而是看着他胸口的位置。
“昆仑,守护的不是囚笼,也不是神明。”她仿似在自言自语,又仿似在对萧北辰和阿古拉解释,“我们守护的,是一个坐标。”
她从自己那身比雪还白的宫装袖中,取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由青铜和暖玉制成的,古老的星盘。
星盘的指针,没有指向东南西北,而是死死地,指向了楚现的身体。
“他,就是活的坐标。只要他在昆仑,那个被他关上的‘门’,就随时可能,被从另一个地方,重新打开。”
玉衡抬起头,看向萧北辰。
“带他走。去人最多的地方,去最有烟火气的地方。用万家灯火,用红尘俗念,去压制他身体里,那不属于人间的,东西。”
她将手中的星盘,塞到萧北辰的手中。
“此物名为‘定星盘’,能暂时稳定他体内的神魂。若指针疯狂转动,便说明,‘门’,又要开了。”
萧北辰接过星盘,重重点头,没有多说一个字。
他抱着楚现,翻身上马。三千铁骑,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好比一片黑色的潮水,簇拥着他,向着昆仑之外,那片属于人间的天地,疾驰而去。
阿古拉和她的漠北勇士,紧随其后。
玉衡没有跟上去。
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那座已经化为废墟的祭坛之上,看着那支远去的队伍。
然后,她缓缓转过身,走向了昆仑山脉的,更深处。
她要去寻找,昆仑真正的秘密。她要去弄清楚,那个布下了这万古棋局的,天师,究竟是谁。
……
消息,比最快的马,还要快。
通过那张被楚现篡改了规则的“周天星斗图”,通过那道连接了天地的金色光柱,昆仑发生的一切,以一种近乎于神谕的方式,传遍了整个圣朝。
西山工坊内。
林巧儿看着那颗缓缓跳动的“水晶心脏”,听着脑海中响起的,楚明那句最后的嘱托。
她没有哭。
她只是用最快的速度,冷静地,对身旁的杜康和了尘,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杜康,将工坊内所有‘死’字一脉的图谱,全部封存。从现在起,这里不造一兵一卒,只产,农具,织机,和医药器械。”
“了尘,”她看向那个已经彻底失神的僧人,“你不是想知道,天工之术的‘道’,是什么吗?我给你这个机会。去江南,跟着顾惜朝先生,去修那条运河。什么时候,你能亲手用自己造的工具,为那条运河,安上第一座水闸,你便懂了。”
杜康的眼中,闪过一丝不解与不甘,但他看着林巧儿那双不容置疑的眼睛,最终还是低下了头。
了尘则仿似没有听到,依旧呆呆地坐着。
林巧儿没有再理会他们。
她换下了一身工装,穿上了那件素白的医袍,背起了那个小小的药箱。
她要去昆仑。
她要去那个,躺着她心上人的,地方。
……
江南,扬州。
那座种满了兰花的宅院里。
顾惜朝,这位前朝的太子太傅,新朝的无冕之相,静静地听完了那场来自昆仑的“神谕”。
他没有惊,也没有乱。
他只是将那张巨大的水利图,收了起来。
然后,他铺开了一张全新的,更大的图纸。
那是一张,圣朝的,全舆图。
他仅存的左手,拿起一支蘸满了朱砂的笔,在图上,画下了三笔。
一笔,从江南,画到京都。
一笔,从西山,画到漠北。
最后一笔,从雁门关,画到了昆仑山下。
“传我的令。”他对着身后的黑影,淡淡地说道。
“命魏忠贤,彻查三部六院,所有官员。凡与前朝逆党,昆仑妖人,有任何牵连者,不论职位高低,一律,就地格杀,家产充公。”
“命七王爷赵旭,监国理政。稳住京都人心,安抚百官。告诉他,天,塌不下来。即便塌下来,也有人,会把它,重新撑起来。”
“再传一道,密令。”
顾惜朝的笔,在图上,一个不起眼的位置,重重一点。
“命平南侯楚玉,率他府中三千私兵,即刻赶赴昆仑山口,接应萧北辰将军。告诉他,他那个逆子,现在是整个天下的安危所在。他若想保住楚家的富贵,保住他自己的命,就必须,让他那个逆子,活着,回到人间。”
黑影的身形,猛地一颤。
他知道,顾惜朝这三道命令,意味着什么。
第一道,是要借魏忠贤的刀,彻底清洗掉,那些还对旧势力抱有幻想的,墙头草。
第二道,是要用赵旭的皇室身份,稳住朝堂,给新政的推行,争取时间。
而第三道,也是最狠的一道。
他是要用楚现的生父,去保楚现的命。
这是阳谋,也是绝户计。
楚玉若去,便是将自己和整个平南侯府,都绑在了楚现这条船上,再无退路。
楚玉若不去,便是抗命,是背叛。顾惜朝,有的是办法,让他,比死还难受。
“主上,这一招,是否,太过……”黑影忍不住开口。
“乱世,用重典。”顾惜朝没有看他,只是看着图上,那条通往昆仑的,血红的路线。
“他用自己的命,去赌这天下的未来。我若连这点骂名,都不敢背,还谈什么,辅佐君王,经略天下。”
……
三日后。
一支由数百人组成的队伍,正在崎岖的山道上,艰难地行进。
萧北辰的三千铁骑,目标太大,早已化整为零,从不同的路线,返回雁门关。
他只带了最精锐的五十名亲卫,与阿古拉的漠北勇士一起,护送着那辆,装着楚现的,毫不起眼的马车。
楚现依旧在昏迷。
他躺在马车里,身上盖着阿古拉那件火红色的狐裘。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呼吸,已经平稳了许多。
只是,他眼角那滴黑色的泪痕,却始终没有消失,仿似一道,永远无法抹去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