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45马赫战机,我家小厂成国企
造45马赫战机,我家小厂成国企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造45马赫战机,我家小厂成国企 > 第101章星火溯源头

第101章星火溯源头

加入书架
书名:
造45马赫战机,我家小厂成国企
作者:
东寒国的九头雉鸡精
本章字数:
4376
更新时间:
2025-07-10

燕京西郊,“火种”联合体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合金大门关上了,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但就在距离这庞然巨物几公里外,一条相对僻静的老街深处,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却又紧密相连的热闹景象。

这里,才是故事真正开始的地方——老振华精工机械厂的原址。

比起“火种”那科幻基地般的宏大,这里显得朴素甚至有些陈旧。几排红砖砌成的老厂房还顽强地立着,墙皮有些斑驳,窗户上的玻璃都还是老式的绿玻璃。厂区很小,角落里堆着些蒙尘的废旧机床部件,无声诉说着过去。最显眼的是厂门口那间小小的、瓦片都有些歪斜的传达室。

但今天,这小破厂门口却人头攒动!比“火种”揭牌时的人群显得更“接地气”。挤在最前面的,全是头发花白、穿着朴素甚至打着补丁工装的老人。他们是振华厂最后一批留守的老工人、老技师。后面则是闻讯赶来的老街坊、老邻居,还有不少扛着摄像机的记者——这次是地方台和民生频道的。

人群中心,是那块挂在老厂门柱上、饱经风霜的木牌子——“振华精工机械厂”。牌子边缘的漆都剥落了,字迹也有些模糊,却擦得干干净净。

头发稀疏、背也有些佝偻的老厂长王德发,今天特意穿上了压箱底的中山装,虽然洗得发白,但纽扣扣得一丝不苟。他手里紧紧攥着一块崭新的、覆盖着红绸的小牌子,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身边站着几位市里和区里的领导,还有特意被邀请回来的张扬、林月和陈卫国。

“父老乡亲们!老街坊们!”一位区领导拿着简易扩音器,声音有些激动,“今天,我们聚在这里,不是为了一家工厂的倒闭,而是为了见证一个传奇的起点!一个从尘埃里开出璀璨之花的奇迹!”

他指着身后那几排老厂房,声音拔高:“就是这里!就在这小小的振华厂!就在这些老旧的机器旁!我们的张扬同志,用他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双手,点燃了最初的‘星火’!没有这里,就没有后来震惊世界的‘玄鸟’!就没有今天耀眼的‘火种’!”

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老工人们使劲拍着手,眼圈都红了。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为了传承这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技报国的‘振华精神’!”区领导的声音斩钉截铁,“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振华精工机械厂厂区,整体保留!建立‘星火之源’工业历史纪念馆!永久免费向公众开放!让我们,还有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国之重器,始于微末!大国重工,源于匠心!”

“好!!!”老工人们再也忍不住,激动地吼了出来!掌声雷动,经久不息!不少老街坊也跟着抹眼泪。

王德发老厂长的眼泪唰地就下来了。他哆哆嗦嗦地走上前,区领导连忙扶住他。两人一起,将那块覆盖红绸的小牌子,郑重地钉在了饱经沧桑的老厂牌下方。

红绸揭开。

一块古铜色的金属牌匾,上面刻着几行简洁有力的字:

**星火之源**

**龙国“火种”工业联合体历史起点**

**原振华精工机械厂旧址**

**(公元2000年,传奇于此点燃)**

老厂长颤抖着伸出手,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那冰冷的金属牌匾,又摸摸旁边那字迹模糊的老厂牌,嘴唇哆嗦着,半天才哽咽着挤出一句话:“值了…值了…老伙计们…咱这小破厂…没白干…没白干啊!咱…咱这牌子…上史书了!”

几个老工人涌上来,和老厂长紧紧抱在一起,泣不成声。那是属于他们这代人的青春、汗水和荣光,虽然微小,却成了撑起大国脊梁的一块基石。

张扬站在一旁,看着这感人至深的一幕,看着那新老两块牌子并排挂在一起,心中也是波澜起伏。他走到那间小小的传达室窗前,往里看了看。里面还保持着原样,一张旧桌子,一把椅子,墙上挂着早己泛黄的值班表和安全生产条例。恍惚间,他仿佛看到重生之初,自己就是在这里,对着那个破旧的“烘炉”,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挽救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

“想啥呢?”林月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递给他一瓶水。

张扬接过水,拧开喝了一口,指着那传达室,嘴角勾起一丝复杂的笑意:“想当初,就是在这儿,愁得头发都快薅秃了,琢磨怎么用这破炉子搞点能卖钱的零件糊口。谁能想到…最后搞出了能上天的玩意儿,还…搞这么大阵仗。”

林月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也笑了,带着点促狭:“是啊,谁能想到呢?当初我来找你,还以为是玩什么高科技游戏外设呢,结果…首接玩成真·空战了。”她压低声音,“还差点把人家卫星当小怪刷了。”

张扬被她的话逗得呛了一下,无奈地摇摇头。

“张总师!张总师!”几个老工人围了过来,脸上带着敬畏和朴实的热情,“给咱们…给咱们讲讲呗?当初您是怎么…怎么就在这老车床上,把那啥…玄鸟的零件给弄出来的?是不是特别难?”

看着老人们眼中纯粹的好奇和崇拜,张扬收敛了笑容,认真地说:“大爷们,技术上的难关确实很多。但最难的不是技术,是那份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放弃的心气儿。是你们当年一锤子一榔头打下的基础,是王厂长他们勒紧裤腰带也没卖厂房的坚持。没有振华这块牌子顶着,没有这点家底撑着,再好的想法,也落不了地。这‘星火之源’,实至名归。”

老工人们听着,浑浊的眼睛里重新焕发出光彩,腰杆似乎也挺首了几分。是啊,这大国重器的传奇起点,就在他们曾经挥洒汗水的车间里!这荣耀,有他们一份!

记者们的镜头,忠实地记录下了这新老交替、薪火相传的一幕。老旧的厂区,崭新的牌匾,泪流满面的老工人,还有那位缔造了传奇的年轻总师。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在“振华精工”这块饱经风霜的牌匾下,完成了最动人的交汇。星火虽微,终成燎原之势,而它的源头,将永远被铭记在这方小小的土地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