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上的黄昏
龙椅上的黄昏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龙椅上的黄昏 > 第83章 第八十三章:朝局暗涌

第83章 第八十三章:朝局暗涌

加入书架
书名:
龙椅上的黄昏
作者:
朝阳第一弯钩
本章字数:
3514
更新时间:
2025-06-21

金銮殿的蟠龙柱上,烛影将赵九洲的身影拉得老长。他盯着案头堆积的弹劾奏折,朱砂笔尖在 "镇北王府旧部" 的名字上划出深痕 —— 三日前的登基大典虽以清君侧告终,可内阁六部的官印,至今仍有五枚攥在太后党羽手中。

"启禀世子,刑部尚书称病不上朝己七日。" 暗卫统领单膝跪地,袖中滑出半片染血的玉佩,"这是在西市当铺截获的,与太后身边掌事太监的腰牌同制。" 赵九洲捏紧玉佩,忽然听见殿外传来争执声。

白如玉掀帘而入,软剑未佩,素色衣摆却沾着点点墨迹:"翰林院那群老学究又在吵《西域盟约》的措辞。" 她将一卷泛黄的羊皮纸拍在案头,"当年太祖与月砂部落的盟誓明文写着 ' 共守丝路商道 ',可内阁非要改成 ' 怀柔远人 '。"

殿角的铜漏滴答作响,赵九洲忽然轻笑一声,提笔在奏折上圈出三个名字:"明日早朝,宣这三位爱卿进宫抄录盟誓。" 白如玉看着他笔下的 "抄录" 二字,忽然明白 —— 这是要借誊写之机,验看官员是否熟悉西域文字,甄别太后安插的暗桩。

子时三刻,后宫椒房殿。太后对着铜镜梳理银发,金簪在鬓间划出冷光。掌事太监跪呈密折,封口处的蜡印正是白日里被截获的玉佩纹路:"赵九洲在查三年前的军饷调拨,当年西辽商队遇袭的案卷......"

"慌什么?" 太后突然将金簪刺入镜中,裂痕如蛛网蔓延,"当年替本宫销毁证据的,可是当今礼部侍郎。" 她望着镜中破碎的自己,想起白如玉怀中婴儿襁褓上的蟠龙纹 —— 那是二十年前她亲手塞进月砂商队的皇室血脉,如今竟成了赵九洲手中的王牌。

次日卯初,文华殿。三位被点名叫来的大臣正对着羊皮纸抓耳挠腮,唯有户部侍郎王大人下笔流畅,西域文字写得比汉字还工整。赵九洲盯着他颤抖的手腕,忽然指向文中某处:"王大人对 ' 月砂战魂 ' 的注解,倒是比本宫还清楚?"

殿内温度骤降,王大人手中狼毫 "啪嗒" 落地。暗卫从他靴底搜出半枚虎符碎片 —— 与镇北王那枚能拼合的残件。"陛下明鉴!" 王大人跪地磕头,额角撞在青砖上鲜血首流,"是太后说赵世子通敌,要臣......"

"够了。" 赵九洲掷下朱笔,目光扫过殿中噤若寒蝉的官员,"即日起,凡能译读西域盟约者,皆入枢密院兼修《丝路志》。" 他特意加重 "兼修" 二字,看着几位老臣瞬间发白的脸色,知道这招明升暗降,己断了太后与文官集团的联络。

未时,御花园。路鹿正给假山上的西域奇花浇水,忽见假山石后闪过宫女装束的身影。她故意将水壶摔在地上,瓷片飞溅声中,那宫女的袖口露出半截莲花刺青 —— 月砂部落的叛徒标记。

"妹妹可是迷了路?" 路鹿笑着上前,指尖己扣住对方手腕的麻穴。宫女刚要呼救,却见白如玉从树影中走出,软剑抵住她后心:"说,太后让你在百花宴的酒里下什么毒?"

暮色漫过宫墙时,赵九洲在军机处见到了被押送的宫女。当他看见那朵刺青莲花时,忽然想起冰窟壁画上月砂大族长被斩断的左臂 —— 当年背叛商队的,恐怕不止西辽大汗。

"把人交给月砂老医。" 赵九洲转身望向窗外渐暗的天际,军机处檐角的铜铃与祁连山的驼铃仿佛在时空里重叠,"让他用 ' 忘川草 ' 唤醒记忆,本宫要知道,二十年前是谁给西辽铁骑开的玉门关。"

亥初,乾清宫。白如玉抱着熟睡的婴儿进来,襁褓上的蟠龙纹在烛火下泛着金光:"老医说,这孩子的玉佩能对上虎符凹槽,是当年太祖与月砂联姻的信物。" 她忽然盯着赵九洲案头的《太祖实录》,指尖划过 "西域圣女入侍" 的记载,"原来你早就知道......"

赵九洲合上书卷,烛泪在虎符表面凝成红痂:"从在黑水城看见婴儿襁褓上的莲花纹起,我就在想,月砂部落为何甘冒风险护送一个中原婴儿。" 他伸手触碰婴儿掌心的虎形胎记,与自己掌纹上的虎符纹路竟分毫不差,"太后以为毁掉商队就能断绝盟约,却不知真正的盟誓,在血脉里。"

更鼓响过三声,赵九洲独自走向金銮殿。龙椅在阴影中沉默,檐角的十二盏宫灯被夜风吹得明灭不定。他忽然摸出怀中的密报,上面用西域文写着:"镇北王暗通西辽的铁证,在鸿胪寺少卿的佛经里。"

殿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赵九洲忽然轻笑 —— 这满朝文武,又有多少人,像鸿胪寺少卿那样,在佛经里藏着刀呢?他望向殿外的漫天星斗,忽然明白,比起祁连山上的冰刺雪狼,这朝堂之上的明枪暗箭,才是真正的生死战场。

(本章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