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沉,落日余晖映照在我们的后背上,那金色的光芒为我们各自都编织了一件金光闪闪的外套。
路边的照明灯在同一时间亮起,白日工作的人己陆陆续续归家,而夜班的劳动者断断续续借着这路灯的光亮走上了自己的工作舞台。路灯将我们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又变得很短很短。有时我们每人有两个影子;有时,我们每人就只有一个影子;有时,我们的倒影又悄悄地与我们捉迷藏。就这样,我们与自己的倒影玩闹般的一前一后向前走着。
我们手挽手走在一块块石板搭建的步道上,嬉笑着,戏闹着,步伐轻快。时不时踩在松动的石板上,他们发出沉闷的响声,像是钢琴键上那古老的低音,宏厚而深远,穿透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线。而在这一刻,我永远没有料想到,能像今天这般轻松愉快的挽着对方的手,走在路上,准备一起吃晚餐是件多么奢求的事情。
暮色垂落后,马路两边的霓虹灯招牌一个个如同眨着眼睛般苏醒转过来,这是属于我们的夜晚,但却是属于它们的清晨,唤醒它们的是那机械般循环往复的时间。
我们漫步在小区的后街上,那是一个不宽不窄的后街。因为不宽,所以它们过滤了嘈杂的车辆,在后街上只有营业的商铺和饭馆,还有行走的路人。或许这就是最初这条道路设计者的初衷,将街道还给悠闲步行的路人。
街道两边有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店铺;更有那来自五湖西海特色的饭店:如热烈豪放的川湘饭馆,精致小巧的皖南饭馆,鲜味十足的沿海饭馆,口味丰富的陕北面食。
街道两边的石板上晕染着昏黄的灯牌亮光。透过商铺打开的玻璃窗,传来各种食材在铁板上挤压时,水分与热油相互碰撞得油滋声;各种烧烤串陈列在烧烤架上,油脂滴落在炭火上的噼里啪啦声,鲜香西溢,香飘十里。还有种类丰富的水果捞,一家又一家不同品牌的奶茶店。
“等我攒够了差不多的钱,就开一家奶茶店,这样每天就有喝不完的奶茶了。”说完,我自个乐了起来。
“哈哈……”韶云也跟在后面一起乐了起来。“那到时候,我们一起。”
“好啊!那我现在要很努力很努力地挣钱了。”我接着说道。
“嗯嗯。”韶云左右看了下两边,“我们晚上吃啥?”
“嗯……中午我们吃了火锅,晚上就吃些清淡的吧。咱们往前走走看,看哪家饭店合适。”突然有路人走过来,我拉着韶云往旁边空闲地靠近点。
韶云下意识看向自己的身后,回复道:“行。”
这会街道上的人很多,大家如同商量了一般,蜂拥而至。行走的路人摩肩接踵。韶云生怕我们会走散,紧紧拉着我的手,往前走去。
我们走到‘外婆家’饭店门口停下了脚步,“就这家吧。”韶云率先开口道。
“行。”
这时店门口迎来服务员,她微笑地问道:“您好,请问几位?”
韶云回复道:“就两位。”
服务员站在我们前方一侧,抬起手,“好的,这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