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玉提着空了的食盒,脚步轻快地回到姨母的慈萱院。
春日午后的阳光透过新绿的藤蔓,在石板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嘴角还噙着方才与小孩子们互动的笑意,那种纯粹的、不掺杂质的热闹让她心中郁结稍散。
“姨母,我回来了!”她迈进屋子,声音带着欢快。
朱氏半倚在窗边的软榻上,正绣着一方帕子,闻声抬起头,眼神因楚玉的归来而亮晶晶的。
“瞧你跑的一头汗,东西给送去啦?”她含笑问道,目光落在空食盒上,“看来点心很受欢迎。”
“嗯!”楚玉用力点头,将食盒放在桌上,挨着朱氏坐下,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姨母您可不知道,仲麟表哥那边来了,西个魏家旁支,最大的魏梁也才十一岁,最小的魏朵才六岁,小包子似的,可爱极了!可惜不让捏脸……”
我有些遗憾地皱了皱鼻子,随即又笑起来,“不过他们可爱吃您的青团和我做的豆渣饼了!魏梁差点噎着,魏朵小口小口像只小松鼠,还有魏渠,只顾着吃了……还有魏枭,他啊,可高冷了。仲麟表哥就尝了一口,其他的都让他们端出去分吃了,还嫌弃我没让他吃够……”她语气里带着点嗔怪,更多的却是分享的喜悦。
朱氏静静地听着,脸上带着纵容的笑意。看着楚玉说起这些琐事时眼中闪烁的光彩,是她这些日子里最大的慰藉。“孩子们爱吃就好,你做得辛苦了。仲麟那边……”她顿了顿,语气温和中带着探询,“他可还好吗?”
我脸上的笑容努力的保持不变,用力点头:“他还好啦,还说让我以后多给他做点心!”说到最后,姨母眼中泛起一丝水光,是释然。
“那就好。我这段时间也忽略他了…”
“姨母,要不要给仲麟表哥做些什么啊?”
朱氏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楚玉的手背:“算了吧,仲麟……如今愈发……”她微不可察地叹息一声,不知是欣慰还是忧虑更深,“他能考虑长远,是魏家之幸,也是你我的倚仗。”
楚玉敏锐地捕捉到了姨母语气深处那丝复杂,想起徐太夫人,想起那西个被特意寻回的孩子,还有刚刚离去的魏劭走向的那个方向。那股短暂的暖意在心底沉淀下来,化作一丝沉甸甸的思考。
“姨母,”她靠过去,声音放低了些,“我刚才回来路上在想……有你真好。”
朱氏沉默了片刻,指尖在丝帕上缓缓划过。良久,她才开口:“魏家这些年……太难了。正支男丁凋零,世元虽好,终究是不能大用,太夫人未雨绸缪。魏家这些旁支,现在看着不起眼,好好栽培,日后便是仲麟最贴心的臂膀。那学堂……”
这下我心中了然。果然如此。徐太夫人那双洞悉世事的眼睛,从未停止对未来的筹谋。魏家别院学堂,如今不仅培养着魏劭的未来心腹,维系着旁支人心还收容了依附的郑家子孙,甚至……连那位久未露面的世元表哥也要进去了?这看似不起眼的学堂,己然成为汇聚魏氏血脉与亲族力量的关键枢纽!
想到世元表哥“对了姨母,仲麟表哥说今日世元表哥就回来了,他也要进别院学堂?这……这是为何?”
朱氏微微摇头:“世元的事,我也所知甚少。他自小……便不太一样。此次回来,想必是外头有紧要消息。”她眉头微蹙,似乎在斟酌措辞,“或许……是太夫人另有安排。”
我见过魏俨几次,印象中他总是带着一张微笑模样,让人本能地感到亲切。姨母这么说,肯定了他很有本事。更证实了此人的不简单。
这时门外传来通报声:“夫人,太夫人传您去她那里用餐,让你带着郑家女郎一起。”
“知晓了,你先去回话,我这边收拾一下就去。”姨母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就抓了一把钱走了出去。
“这是给你的赏钱,辛苦你走这一遭了。”我跟那下仆说道。
“多谢郑女郎。那院子里除了男君就是表少爷,还有旁支的几位小少爷,都在。”那仆人接了钱后跟我说了这些。
“嗯,知道了,你退下吧。”
走回房间跟姨母说:“姨母你也都听见了,我们快些去吧。”
“好”我们简单收拾以后就去了太夫人处。
穿过层层回廊,越靠近徐太夫人所居的鹤寿堂,空气中那种肃穆而凝重的氛围便愈发浓厚。朱氏的步伐无意识地加快了些,指尖微微冰凉,被楚玉紧紧握住的手传递着无声的支撑。
厅堂门开,满室光华。
鹤寿堂的正厅,布置得既不过分奢华,几张宽大的紫檀木矮几摆开,徐太夫人端坐主位,一身深紫色暗云纹的常服,头发一丝不苟地挽成高髻,簪着简洁的白玉簪,看到我们行礼就说:“坐下吧,等一下娥皇就来了。”一行魏家子孙也起身给姨母请安。
原来还请了苏娥皇啊。那今天可真热闹。我在心里想着。
魏劭早己坐在左下首,一身玄色常服,脊背挺首如剑,眉宇间带着些微疲惫,他身旁,多了一个身影。
那便是魏俨表兄。
他并未刻意挑选显眼的位置,但是他的存在却不容忽视,一身半新不旧的靛蓝细麻衣袍,质地普通,熨帖合身。
脸上挂着温润含笑的弧度,如同三月拂面暖风,眉眼平和,唇角的笑纹自然展开,让人一见之下便心生亲近之感。
他微微侧身,颔首致意,动作优雅得体,那笑容更是真切了几分,满眼都是温和的喜悦。
比起魏劭的锐利沉肃,他周身散发的是一种如海般包容的平静暖意。
我垂首应道,扶着朱氏在右侧魏劭对面早己备好的锦褥蒲团上坐下,自己则侍立在朱氏身侧稍后。
姨母的声音响了起来,带着些真心的欣喜和关切:“世元一路辛苦,看着清减了些。倒是长高了许多”她望向魏俨。
魏俨对上朱氏那张笑脸,下意识放松了些:“挺好的,多谢舅母关心。”他脸上露出了他标志性的笑。
徐太夫人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眼神扫过魏俨透着些喜欢,平静问身边的钟媪道:“娥皇还没来啊?”
“小的再下去催催。”钟媪说着面带微笑的退下了。
我们这这边聊着些家常,外面有人来报“苏氏女郎到。”
又是一番行礼。苏娥皇坐到位置上后,仆妇鱼贯而入,奉上精致的菜肴,以清淡素雅的素食为主,但选料烹饪极为用心。然而席间氛围却不是很热烈。
大家沉默地用膳,魏劭的目光偶尔扫过脸色好许多的朱氏和侍奉在朱氏身后的楚玉身上。
等大家用过餐食,仆妇们又给换上了茶果点心,魏俨谈笑风生,言语间带着见多识广的趣闻轶事,态度谦和,对徐太夫人恭敬,对魏劭言语间也流露出兄长的关怀。然后,当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到即将进入别院学堂学习的郑家几个孩子身上时——
“说起来,这次回来,得知楚玉表妹守孝,还带来了几位郑家人。”魏俨优雅地用绢帕拭了拭嘴角,语气温和如常,仿佛只是闲聊家常,“此情此景,让我有几分感慨。这世间之人,总需宗族庇佑方能安然。这份骨肉情谊,每每想起,心头也觉熨帖温暖,不知郑家兄弟们都喜爱些什么?我这里有一些外出游历是买的物事,可以送去给郑家兄弟们把玩。”
他话语间赞她安置族人的心意,关怀郑家子弟,情深意切,任谁听了都觉他是真心感念亲缘,关怀表妹的长兄。
楚玉却感到一股暖意涌上心头。这番话真是字字暖心,熨帖。
“世元表哥说的是,人在这世间没有家族如同浮萍般飘零。”我回道。“不过东西倒是不用了,表兄你有这份心在学堂多关照一下他们就好了”
“好啊,娥皇你家子弟可有要来读书的……”
“我家……”娥皇说着,我就跟在姨母身边微笑听着。
徐太夫人特别高兴的听着这些谈话。魏家西个小的也很有兴趣的跟魏俨攀谈,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人人都面带微笑。我也忍不住上前去跟他们攀谈起来。
“好了,你们既然聊的那么开心就自下去聊吧。我这边也累了。”徐太夫人很高兴的说。
“婆母,我扶你下去,玉儿你跟他们好好玩,早点儿回慈萱院呀。”姨母也很高兴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