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的喧嚣还未散尽,宋运成站在液压机前,眉头紧锁。杨小舟的手掌还在隐隐作痛,纱布边缘己经泛黄。雷正阳靠在墙边,手里捏着那封匿名信,纸张被他反复折出裂痕。
“不能再等了。”宋运成终于开口,“这不只是技术问题,是有人故意破坏。”
李素娟点头,将培训计划表重新整理好,“我们必须找到幕后黑手。”
“手套。”雷正阳突然说,“那个血手套,也许能告诉我们答案。”
第二天一早,宋运成便带着那只橡胶手套去了市里的一家检测机构。结果出来时,他的脸色变了。
“厂办主任王德发?”雷正阳接过报告单,声音低沉。
“是他。”宋运成点头,“DNA完全匹配。”
几人对视一眼,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看来我们身边藏着一只老鼠。”雷正阳冷笑一声,“得把他挖出来。”
他们决定设局。雷正阳亲自联系了几位外地来的钢材供应商,放出风声说要谈一笔大生意,地点就定在厂区招待所。消息传到王德发耳朵里后,果然引起了对方的警觉。
当天晚上,招待所二楼的一个包间亮着灯。雷正阳坐在桌前,面前摆着几张伪造的合同和一台微型录音设备。门轻轻推开,王德发走了进来。
“老雷,听说你最近动作不小啊。”他语气平静,眼神却有些飘忽。
“都是为了厂子。”雷正阳笑着倒茶,“你看这些合同,要是谈成了,咱们都能分一杯羹。”
王德发坐下,端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盯着桌面看。
“不过呢……”雷正阳话锋一转,“我也听说了一些事。比如,夜校开课那天晚上,仓库丢了零件;还有,车间里的那些故障,是不是也跟你有关?”
王德发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平静。
“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那就给你点证据看看。”雷正阳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张照片,推到对方面前。
那是监控画面的截图——一个模糊的身影出现在仓库门口,穿着深色衣服,帽子压得很低,但身形特征与王德发高度吻合。
“你到底想怎么样?”王德发终于开口。
“我想知道是谁指使你的。”雷正阳盯着他的眼睛,“王建国还活着吗?还是说,他己经死了?”
王德发的脸色变了。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谁。”他低声说,但语气己经松动。
“你以为没人知道?”雷正阳继续施压,“你以为那些账本都销毁干净了?可你忘了,纸张是有来源的。”
王德发沉默许久,最终叹了口气。
“是王建国让我做的。”他说,“他在国外联系我,说不能让你们把厂子交给日本人。新设备、夜校、培训……这些都是他们的阴谋。”
“阴谋?”宋运成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他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两名保卫科的人。
“那你有没有想过,真正想毁掉这个厂子的人,是你口中的‘他们’?”宋运成冷冷地看着王德发,“还是说,你自己早就被人收买了?”
王德发没有再说话,只是低下头。
第二天清晨,他们在王德发的办公室搜出了一个上锁的抽屉。打开后,里面是一本加密账本,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让人眼花缭乱。
“这东西得找专家来破译。”宋运成翻看着,眉头紧皱。
“我来试试。”杨小舟接过账本,仔细翻阅。他的手指忽然停在一个页码上。
“这不是普通的纸。”他说,“手感不一样。”
“什么意思?”李素娟凑近。
“这是日本产的特种纸,市面上很难见到。”杨小舟抬起头,“也就是说,这本账本,很可能不是国内印制的。”
雷正阳的眼神一冷,“看来,我们的对手,不止是王建国。”
接下来几天,宋运成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分析账本内容。密码学方面的专家也被请到了厂里,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终于破解出部分信息。
其中一条记录引起众人注意:一笔巨额资金,流向一家名为“东洋重工”的日本公司,时间正是新设备引进前后。
“这家公司,我们在日本考察时见过。”杨小舟指着资料上的名字,“当时他们对我们很感兴趣,但后来没有进一步接触。”
“现在看来,可能是他们主动找上了王建国。”雷正阳咬牙道,“然后通过他控制王德发。”
“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李素娟问。
“也许是想控制我们的生产命脉。”宋运成缓缓说道,“也许是想让我们依赖他们的技术和配件,永远受制于人。”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工人代表小赵在一旁忍不住问。
“继续推进改革。”宋运成目光坚定,“而且要比以前更快、更坚决。”
“但也不能轻敌。”雷正阳补充道,“我们得查清楚,除了王德发,还有谁牵涉其中。”
就在这时,杨小舟忽然抬头。
“等等。”他指着账本中的一行字,“这里有个细节,可能很重要。”
众人围拢过来。
“这段代码对应的日期,比王建国失踪的时间还要早。”杨小舟说,“也就是说,早在他‘死’之前,这些人就己经开始行动了。”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息。
“这不是偶然。”宋运成低声说,“这是一个长期布局。”
窗外,高炉依旧喷吐着蒸汽,工厂灯火通明。而在某个角落,一双眼睛再次静静注视着这一切。
那人手中握着一把扳手,指节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