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带着亲信与孩子们回到雒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物是人非的凄凉。
往日的好友,或己被杀,或远遁他乡,或遭流放。
连那曾经高朋满座的猫茶楼,也生意惨淡,日复一日地亏损。
当今天子崇尚文学,很多擅长文学的人因此得以重用,风光无限。
今年二月
皇帝刘宏设立了鸿都门学,内中绘有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肖像。
刘宏下诏,命州郡三公举荐征召鸿都门学的学生。
他们中有的成为刺史、太守,有的入朝为尚书、侍中,甚至有人封侯赐爵。
在这股文学之风的影响下,有许多小家族的学术研究方向也发生了转变,从过往的师从名师研习经典,转向了诗词歌赋的研究。
曹操向来是随机应变,除了兵法是他最喜欢的研究方向,其他的他也来者不拒。
曹家本就没什么家传经典。
也罢,我也研究诗词歌赋去,万一哪天就凭借诗词歌赋出人头地了呢?
于是,曹操不惜重金,搜罗了大量诗词歌赋的书籍
准备回谯县,闭门谢客,潜心研读。
曹操刚回到谯县不久,袁绍派来的人也到了。
为首之人恭敬地对曹操说道:“曹君,我家主公念着与您的情谊,特意命我等前来,接几位公子回汝阳袁家,学习袁家的家传典籍。”
曹操微微一怔,心中十分犹豫。
袁家是名门望族,家传典籍肯定丰富,孩子们能去学习自然是好事
但这些年,曹操亲力亲为地教养孩子们,转头袁绍就想来摘桃子。
这种感觉真的让人很不爽啊!
哦,孩子还小的时候嫌麻烦,孩子懂事了,知道来抢了。
好你个袁本初,真是想的倒是挺美啊!
曹操眯了眯眼,越想越觉得这个袁绍不是个东西。
凭什么爽完了,还能白得七个娃。
曹操冷笑一声,开口道:“回去告诉袁本初,若他真想孩子学袁家典籍,不如再与我生一窝,从小养起,如此便能亲身体会养育之辛,孩子也能自幼受袁家熏陶。至于这几个孩子,他们在我这儿学得很好,就不劳袁家费心了。”
那使者脸色一变,却也不敢多说,只得喏喏应下,窝囊离去。
使者回到汝阳,将曹操的话一字不差地告知袁绍。
袁绍一听,顿时怒发冲冠,拍案而起,气得满脸通红,大骂道:“好你个曹孟德!我回汝阳守孝快三年,一次都没来看过我,我还没跟他计较,他倒先对我不满上了,竟说出这等混账话!还想让我与他再生一窝,他也配!”
袁绍在屋内来回踱步,越想越气,心中对曹操的不满又添几分。
他觉得曹操自从当官以后是越来越狂野了。
“哼,还真是粗鲁,什么再来一窝?搞的我像……”袁绍咬牙切齿地嘟囔道。
袁绍气归气,可心里还是放不下曹操。
过了几日,气也消了些,他想着曹操的好,又觉得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贸然派人去接孩子。
于是,袁绍决定亲自去谯县找曹操说个清楚。
曹操看到袁绍的身影,挑眉看了一眼,冷哼一声:“怎么?来找我生崽了?”
袁绍被这话噎得一滞,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半晌才怒道:“曹孟德,你莫要再胡言乱语!我此番前来,是想与你好好说道说道。”
曹操双手抱胸,戏谑道:“说什么?说你想抢孩子去学你袁家典籍?”
袁绍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之前是我考虑不周,不该贸然派人去接孩子。但我也是想着孩子们能有更好的学识。”
曹操嘴角微扬,眼中却带着审视:“哟,袁本初也会反思自己了?那你今日来,就只是为了道歉?”
袁绍别过脸去,轻咳一声:“孩子们也都五岁了,过几年就能上太学小学部了,提前打好基础,早点考上大学这不是很好嘛?”
曹操上下审视着袁绍,几年未见,他身上成熟男人的气质愈发浓烈。
袁绍未等到曹操的回应,转过头来,正对上曹操那戏谑的眼神。
不等他开口追问,曹操己经一把将他拉进了卧室,口中还调侃道:“让我看看,你这几年守孝,是不是把身子骨也给熬虚了。”
“哎,阿瞒,你先别急,我刚才的问题你还没回答呢。”袁绍的话音未落,卧室的门己经轻轻合上,屋内随即弥漫起一片暧昧的气息。
半个时辰后,两人都喘息不己。
袁绍斜倚在床头,带着几分不满地嘟囔:“曹孟德,你还没跟我说孩子们读书的事情呢。”
曹操轻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腹部:“孩子就在这里,你且耐心等上三个月,我自会安排人将他们送到你那里。”
“你……”袁绍指着曹操,脸上的表情复杂而扭曲。
曹操却又是翻身向前,贴近袁绍耳边,低声笑道:“怎么,你是怕一次不够保险,还想再复习几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