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
春
许都
濡须口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孙权被囚于邺城别馆,江东各地传檄而定。
曹操在享受张辽八百破十万、生擒孙权的无上荣光之余,立刻着手进行江南权力结构的重塑。
稳定压倒一切,而稳定需要平衡与制衡。
曹操首先召见了早在豫章就“弃暗投明”的孙贲。
孙贲此刻心情复杂,既有对孙权彻底败亡的兔死狐悲,更有对自身前途的忐忑不安。
“伯阳啊,”曹操笑容和煦,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孤曾许诺,若你献出豫章,待天兵扫平江东,便封你为新的吴侯,加平南将军,永镇江南。孤,言出必行!”
孙贲连忙拜倒:“罪臣惶恐!全赖丞相天威,臣岂敢居功!”
“起来!”曹操亲手扶起孙贲,
“今日便颁诏:”
“封孙贲为吴侯,食邑三千户。加平南将军。命其镇守江南!”
这“镇守江南”西字,意味深长。
孙贲心中一惊,不敢抬头。
曹操继续道:“江南新定,人心浮动。你乃孙氏宗亲,熟悉江东风土人情,由你出面安抚旧部,招抚流亡,最为合适。孤会派得力干员辅佐于你处理民政。至于军务……”
曹操话锋一转,目光锐利
“孤派遣荡寇将军张辽将军驻守要地,保境安民。
伯阳只需安心治理地方,勿负孤望。”
孙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位置:一个被高高架起的“牌位”。
吴侯是尊贵的爵位,平南将军是响亮的名号,“镇守江南”是体面的职责,但实际兵权、要害城池的防务,全部被曹操牢牢掌控。
他存在的最大价值,是利用其孙氏身份,安抚江东旧势力,减少抵抗,平稳过渡。他身边必然布满了曹操的耳目。
“臣……叩谢丞相天恩!定当竭尽所能,安抚地方,报效朝廷!”
孙贲深深叩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紧接着,曹操召见了那位以一己之力搅动江东风云、立下奇功的奇女子——乔娴。
“乔卿!”曹操看着这位气质冷冽、眼神锐利的女刺史,毫不掩饰欣赏,
“豫章之事,你做得很好!搅得周瑜心神不宁,江东人人自危,为大军南下立下汗马功劳!
孤,从不亏待有功之臣!”
乔娴单膝跪地,声音清冷而坚定:“为丞相效力,乃臣本分!”
“好!”曹操大手一挥,
“今日再授你重任!”
“加封乔娴为扬州刺史!
总揽扬州民政、监察大权!
治所……便设在秣陵(即建业,孙权旧都)!”
此令一出,殿中微有骚动。
让一个女子,一个曾经是周瑜妾室、以刺杀和舆论战闻名的女子,担任如此重要的扬州刺史?
还要坐镇孙权的老巢秣陵?
这简首是……石破天惊!
但无人敢出声质疑曹操的决定。
曹操看着乔娴,意味深长地说:
“扬州新附,百废待兴。卿需施展才干,安抚流民,恢复生产,整饬吏治。”
“孙氏虽亡,其党羽、死忠犹在暗处。卿手段果决,当为朝廷拔除这些毒刺!孤许你先斩后奏之权!”
“卿在豫章任用女子为官、兴办新学、推广新法,颇有成效。此等新政,可在扬州全境,酌情推行!孤要看到一个新的扬州!”
“坐镇秣陵,就是要让江东旧族时刻记得,谁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卿这柄‘毒匕’,要继续插在江东的心脏上!”
乔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
扬州刺史!
这是远超她预期的权柄和舞台!
她重重叩首:
“微臣领命!
必不负丞相重托!
定叫扬州焕然一新,再无孙氏半点遗毒!”
曹操对江南的人事安排,堪称精妙:
孙贲,孙氏宗亲的身份,安抚江东旧族,表示朝廷的宽大和既往不咎,减少抵触情绪。
实际无实权,被严密监视。
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具,用于稳定过渡期。
乔娴为扬州刺史,坐镇秣陵,曹操绝对权威的化身,代表着对江东旧秩序的彻底颠覆和碾压,女子为官,坐镇敌巢。
掌握实权!
负责扬州的民政、监察、治安、推行新政,包括女子为官等颠覆性政策,并拥有肃清孙氏余孽的“尚方宝剑”。
她是曹操在江南真正的“铁拳”和“耳目”。
一虚一实,一柔(孙贲)一刚(小乔),一旧一新。
孙贲的“虚位”可以吸引和麻痹潜在的反对者,而乔娴的“实权”则负责真正的治理、清洗和改造。
两者互相牵制又互为补充,共同服务于曹操牢牢掌控江南、彻底消化孙氏遗产的目标。
乔娴的存在,本身就对孙贲形成巨大威慑,使其不敢有任何异动。
诏令颁下,天下震动。
孙贲在复杂的目光中,前往他的“吴侯府”,开始了他的“镇守”生涯,身边环绕着“护卫”和“辅佐”官员。
而乔娴,这位传奇的女子刺史,则在一队精锐飞行军的护卫下,昂首踏入秣陵城。
她站在孙权昔日的殿前,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冰冷的掌控欲和燃烧的野心。
扬州刺史府很快在秣陵挂牌。
乔娴上任的第一道命令,便是彻查与孙氏有牵连的官吏豪强,同时张贴告示,广招贤才,尤其注明“不限男女”,推行新政。
她的手腕依旧凌厉,秣陵乃至整个扬州的上空,似乎都弥漫着一股肃杀而革新的气息。
曹操在许都丞相府,通过飞行军传回的影像,看着乔娴雷厉风行的动作和孙贲谨小慎微的姿态,满意地捋着胡须。
江南这盘棋,他己落下关键两子。
接下来,就看这“双星”如何在江东大地上,演绎出一场由他导演的、彻底重塑格局的大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