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好大儿话里话外的认可,老朱顿时支棱起来。
“人人心里有杆秤,相比前元,老百姓还是认咱朱家江山的!”
“那为何当下,一贯宝钞换不来一两银子呢?”
“咳咳...这个...”
不理被噎住的老爹,朱标继续讲下去:
“归根结底,老百姓越来越不信任宝钞,越来越不认可咱们朱家的信誉。”
听到这大逆不道的话,朱元璋炸了毛:
“你放屁!赶走北元鞑子的是谁?让老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的是谁?”
“都是咱老朱!大明百姓凭啥不信任咱?”
看到老朱这般激烈的抵抗情绪,朱标越发觉得,货币改革势在必行:
若是弃之不管,岂不是给子孙埋了个大雷?
稍有不慎,就能将朱家江山炸的粉身碎骨!
“父皇,那为何宝钞禁兑金银,为何赋税拒收宝钞?”
“不同样是您的钱吗?”
一顿连消带打后,老朱成功被逼到墙角。
扭头示意徐观退下后,殿中只剩父子二人。
朱标索性火力全开:
“您自己都不认可宝钞等同金银,又怎能强制百姓认可?”
“咱...咱又不是贪图享受,这不是财政困顿,军事民生都要用钱,才出此下策嘛!”
被好大儿一通怼,老朱难得露出委屈表情。
“儿臣并未反对父皇的做法。”
“征北元、修中都、济民救灾...耗费巨大,而国库又空虚不堪......”
“换做是儿臣,就算明知滥发宝钞是杀鸡取卵之法,也得硬着头皮干下去。”
亲历政务己有两年,经过尔虞我诈的朝堂洗礼,朱标逐渐意识到:
诸事不能单纯以非黑即白、非对即错来判断,还要充分考虑决策背景、国力基础......
一项决策放到十年前,可能无比英明。
但照搬到十年后,则会愚蠢不堪。
“不过,目前宝钞之法弊端己现,若再不加以改良,不出十年...便会成为废纸啊!”
老朱在这方面颇有自知之明,连忙厚着脸皮向好大儿讨教:
“那标儿你说该咋办?总不能坐等民心尽失吧!”
脑海中闪过《货币战争》相关片段,朱标缓缓出声:
“禁兑金银也好,赋税拒收也罢。”
“影响百姓认可的前提,是宝钞与金银不能自由、等价兑换。”
“而不能等价兑换的根本原因,是朝廷现银、铜钱储备...接近于零!”
朱元璋此时暗翻白眼:
这不废话嘛!
若不是缺银子,咱脑子能被驴踢了,用宝钞搜刮百姓那仨瓜俩枣?
“嘿嘿,父皇也不必惭愧。”
“话说后世有位统治者,跟您一样做法,发行了个叫...叫什么金圆券的东西。”
“然后呢?和咱一样,透支百姓之力,用于外御其辱、建设国家?”
“额...发行的第二年,政权就垮台了。”
老朱瞪大牛眼,倒吸凉气:
“一年...垮台?这是做了何等人神共愤的腌臜事?”
“假如...十贯宝钞,连一个馍馍都买不起,您猜老百姓会怎么办?”
听懂缘由后,老朱脊背蹿起阵阵凉意,苦涩道:
“是啊,老大不笑老二啊!”
“看来这宝钞,是非改不可了。”
终于将老朱说通,朱标松了口气:
不枉绕这么大圈子。
“父皇,儿臣以为,这改革的根源,还得从现银储备入手。”
“如何入手?难不成能凭空变出银子来?”
“还真能凭空变出来!”
老朱连忙上手,摸向好大儿额头:
这也没犯热症啊,咋说开胡话了?
“父皇,之前天德叔提过一嘴,儿臣觉得有搞头!”
嗯?
徐天德这王八蛋,什么时候学的歪门邪道?
敢给咱的标儿下降头?!
“咳咳,标儿啊,爹知道你想替咱分忧,但是...银子咋能无中生有啊?”
感受到老爹关爱智障般的眼神,朱标哭笑不得:
“您想哪去了?”
“天德叔说异界金银兑换比例,和大明相差甚远!”
“因此,儿臣觉得能从中赚个差价!”
???
异界?
“标儿,你是说李正所在的后世?”
“正是!”
“嗯...大明是一两金兑十两银,那后世能翻个番儿?”
“据天德叔所言,恐怕不止!”
朱元璋脸色愈发凝重:
若真是如此,大明财富将成倍暴涨啊!
“梅乾,宣安邦侯入宫!”
迎着正副皇帝殷切的眼神,李正努力平复喘气声后,给出了令二人狂喜的答案:
“据侄儿所知,后世金价750元/克,而银价则是8.3元/克。”
“虽每日都有有波动,但金银兑换比大致稳定在1:90左右。”
朱元璋捏紧拳头,嘴唇颤抖着问道:
“也就是...一两金能兑九十两银?”
李正缓缓点头,正打算出声时,前方隐隐传出破空之声。
抬头一看:
一只西十五码鞋底迎面而来。
“你个小王八犊子,这么重要的消息现在才说,咱抽死你!”
偏头躲开物理攻击后,望着从御案前冲出的朱元璋。
李正撒腿就跑。
“陛下,冷静啊!”
“冷静不了一点,咱只想抽你!”
眼见距离逐渐拉近,李正连忙转换方位。
蛇皮走位间,溜着老朱开始侯爵绕柱。
毕竟...弯道快,才是真的快嘛!
“你小子给咱停下!”
“陛下,金融虽好,但那是小道啊!”
纯正工业党...约瑟夫·德胜·李叫屈道。
“数百上千万两银子,是小道?”
“你小子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岳丈大人,金银之道如沙上筑塔:看似捷径,但终是歧途啊!”
一声岳丈,止住了老朱追逐的步伐。
李正抓住机会,窜到标哥身后,跟暴躁老丈人隔开安全距离。
“工农业大道,如钢铁、火器、布匹、粮食,才是立国之本、强国之术。”
“与之相比,区区金银倒卖之利,何足挂齿!”
老朱极度不甘心:
“那咱就眼睁睁看着宝山溜走,啥也不干?”
“必须干呐!”
“但是得有规划、有步骤地干,得可持续、高质量地干......”
努力握住即将飞起的布鞋,老朱咬着后槽牙:
“你小子再不说人话,咱马上换大板子抽你!”
哎呦...咋把后世职业话术秃噜出来了?
“嘿嘿,侄儿这是说顺嘴了,您莫怪!”
如蜻蜓点水般,给脸部做了个手掌按摩后,李正步入正题:
“钢铁为脊梁,粮食为能量,才能守住万世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