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内,红烛摇曳的光晕将众人的身影映在蟠龙柱上。老佛爷着新换上的佛珠,还未从晴儿与尔康的赐婚余韵中回过神,乾隆却突然抚着下颌,目光落在小燕子灵动的眉眼上,若有所思道:“皇额娘,儿臣近日总在想,小燕子虽顶着还珠格格的名号,可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小燕子正将一颗蜜饯塞进嘴里,闻言差点呛住,瞪大的眼睛里写满惊讶。老佛爷手中的佛珠微微一顿,凤目扫过乾隆:“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
“皇额娘还记得先皇后富察氏吗?”乾隆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暮色渐浓的宫墙,声音里染上几分追忆,“孝贤皇后一生贤德,却膝下凄凉,唯有端慧太子早殇……”他顿了顿,转身时目光灼灼,“小燕子生性纯良,又屡次护国有功,儿臣想将她过继到先皇后名下,成为长春宫嫡女。如此一来,既告慰了孝贤皇后在天之灵,也能让小燕子有个正统出身。”
老佛爷微微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小燕子。只见她此刻早己没了方才咋咋呼呼的模样,攥着帕子的手都有些发抖,眼底却隐隐闪着期待的光。不得不说,乾隆这提议倒是让她意外——富察皇后乃名门闺秀,端庄贤淑,若小燕子能承其名分,倒也能压一压她身上的野气。
“过继到先皇后名下?”老佛爷转动佛珠,沉吟片刻,“如此便是正经的嫡公主了。只是这封号……”
“封号儿臣己有思量。”乾隆唇角微扬,“小燕子如春日新燕,灵动鲜活,又心怀侠义,不如就封‘翊燕固伦公主’。‘翊’者,辅佐、护卫之意,既彰显她护驾之功,也寓意她能如飞燕般自由翱翔。”
小燕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眼眶瞬间红透。前世她被砍头时,连自己生父生母是谁都不知道;今生,她不仅找回了哥哥,如今还要成为名正言顺的嫡公主。“皇阿玛!老佛爷!”她声音哽咽,“小燕子何德何能……”
“就这么定了!”老佛爷难得露出笑意,伸手虚扶了一把,“你这丫头,以后可得收敛些性子,莫要丢了长春宫的脸面。”
消息传开时,整个紫禁城都为之震动。原本那些背地里嘲笑小燕子是“野丫头”的宫人们,此刻见了她都要恭恭敬敬行大礼。更让众人议论纷纷的是,乾隆亲自下旨,让礼部按最高规格筹备册封大典,长春宫更是连夜修缮,换上了崭新的明黄帷幔。
册封那日,小燕子身着金线绣着百鸟朝凤的礼服,头戴九凤衔珠冠,在众人的注视下走进太和殿。当她跪在乾隆面前,听着“翊燕固伦公主”的封号响彻大殿时,恍惚间仿佛看到前世那个在刑场上绝望的自己,正渐渐与眼前荣光加身的身影重叠。
而在京城郊外,被逐出的紫薇听闻此事,气得将手中的茶盏狠狠摔在地上。她盯着窗外纷飞的落叶,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小燕子……你以为成了嫡公主就能高枕无忧?咱们的账,还远远没算完!”
与此同时,在热热闹闹筹备婚礼的学士府,尔康与晴儿看着宫中来的赏赐,相视一笑。晴儿轻抚着精美的婚服,轻声道:“这一切,都要多谢小燕子。”
尔康将她的手纳入掌心,目光望向紫禁城方向:“是啊,她就像春日里的风,看似肆意,却吹散了所有阴霾。”
夜渐深,册封后的小燕子站在长春宫的露台上,望着漫天繁星。从街头卖艺的孤女,到如今的嫡公主,命运的转折让她唏嘘不己。但她知道,前路依然布满荆棘,紫薇的怨恨、皇后的蛰伏,都如同暗潮涌动。她握紧腰间的柳叶刀,嘴角勾起一抹无畏的笑——既然老天给了重生的机会,那她就要做这紫禁城最自由的风,护自己想护之人,战所有来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