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听闻朝堂上因永琪与夏紫薇之事引发的诸多流言蜚语,又洞悉这背后隐隐有皇后推波助澜的痕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他深知皇后一贯心胸狭隘,容不得他人,此次怕是想借此事打压永琪,以巩固自己在宫中的地位。
思索片刻后,乾隆唤来李玉,神色冷峻地吩咐道:“李玉,你替朕去一趟坤宁宫,告诉皇后,做事别太过分了。永琪是朕的儿子,朕绝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他。她身为六宫之主,本应以身作则,母仪天下,却在背后搞这些小动作,实在有失体统。若是她再敢对朕的子女动手,别怪朕不留情面。”
李玉心中一凛,赶忙跪地领命:“奴才遵旨,皇上放心,奴才定将话带到。”说罢,他便匆匆赶往坤宁宫。
不多时,李玉来到坤宁宫前。守在宫门的太监见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李玉,赶忙笑脸相迎,说道:“李公公,您今儿怎么有空到坤宁宫来呀?”
李玉微微点头,神色严肃地说道:“皇上有旨意要传达给皇后娘娘,劳烦通传一声。”
那太监不敢耽搁,赶忙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便出来说道:“李公公,娘娘有请。”
李玉整了整衣冠,踏入坤宁宫。只见皇后端坐在主位上,神色略显不悦,问道:“李玉,皇上派你来,所为何事?”
李玉赶忙跪地,恭敬地说道:“启禀皇后娘娘,皇上命奴才转告娘娘,做事莫要太过分。五阿哥是皇上的亲儿子,皇上不容有人对他不利。娘娘身为后宫之主,应顾全大局,若是再对皇上的子女动手脚,皇上恐不会再留情面。”
皇后听后,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心中又惊又怒。她没想到乾隆竟然这么快就察觉到了她的小动作,还特意派李玉前来警告。但她面上仍强装镇定,冷哼一声,说道:“皇上这是何意?本宫向来恪尽职守,对皇子公主们一视同仁,何来动手脚之说?”
李玉心中明白皇后在装傻充愣,却也不敢多言,只是低着头说道:“娘娘,皇上的意思,奴才己带到,还望娘娘三思。”
皇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本宫知道了,你回去告诉皇上,本宫自会注意。”
李玉见皇后这般回应,便知任务完成,于是磕头谢恩,起身告退。
待李玉离开后,皇后气得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盏都跟着震动起来。“好你个乾隆,竟然为了永琪这般警告本宫。哼,永琪那小子,本宫定不会轻易放过他。”皇后咬牙切齿地说道。
一旁的容嬷嬷赶忙上前,轻声劝道:“娘娘息怒,皇上既然己经发话,咱们还是小心为妙。”
皇后瞪了容嬷嬷一眼,说道:哼,本宫岂能就此罢休?只不过暂时不能再明目张胆地对付永琪了。你去暗中盯着,若是有机会,定要让永琪知道本宫的厉害。”
容嬷嬷赶忙点头称是:“娘娘放心,奴才一定留意着。”
而在乾清宫,乾隆虽己派李玉前去警告皇后,但心中仍忧虑重重。他深知皇后不会轻易罢手,永琪在宫中的处境依旧艰难。为了避免永琪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乾隆决定给永琪安排一些重要的差事,让他远离宫廷内的纷争,同时也能锻炼他的能力,在朝臣面前树立威望。
于是,乾隆将永琪召进乾清宫,说道:“永琪,朕命你负责筹备下个月的祭天仪式。此次祭天关乎国之大事,你务必精心准备,不得有丝毫差错。”
永琪赶忙跪地领命:“儿臣遵旨,定不负皇阿玛所托。”
乾隆看着永琪,语重心长地说道:“永琪,你要明白,身为皇子,不仅要有治国安邦的才能,更要懂得明哲保身。宫廷之中,人心复杂,你需时刻保持警惕。”
永琪心中感动,说道:“儿臣明白,多谢皇阿玛教诲。儿臣定会全力以赴,办好祭天仪式。”
永琪领命离开乾清宫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祭天仪式的筹备工作中。他每日早出晚归,与礼部官员们反复商讨仪式的细节,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然而,皇后得知乾隆派永琪筹备祭天仪式后,心中愈发嫉妒和不甘。她觉得乾隆这是在有意栽培永琪,生怕永琪借此机会在朝中树立威望,威胁到自己儿子的地位。于是,她再次暗中指使容威胁,让她想办法破坏祭天仪式,给永琪制造麻烦。
容威胁领命后,绞尽脑汁地谋划着。她买通了几个礼部的小吏,打算在祭天仪式的祭品上动手脚,让永琪在众人面前出丑。
而此时的永琪,对皇后的阴谋一无所知,依旧专注于筹备工作。他哪里料到,一场针对他的危机正在悄然降临……
在宁静的小村庄里,小燕子和林风依旧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小燕子编织的竹篮样式越发新颖,在集市上供不应求。林风则在一旁帮忙,偶尔还会带着小燕子去附近的山川游玩。他们沉浸在这平淡的幸福之中,丝毫不知京城中围绕着永琪和夏紫薇发生的激烈纷争,以及即将到来的风暴。命运的丝线,是否会再次将小燕子牵扯进这场复杂的宫廷风云呢?一切都充满了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