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转世之人
“他说我就是前世的大师,今世重返人间,是为续未竟之缘。”
老杨眼眶泛红,颤着手从钱包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这是我小时候在庙里拍的,他说一模一样,连耳垂的纹路都没变……”
主角坐在茶馆角落,看着眼前这位五十多岁的国企退休职工,神情木然而恍惚。
“然后他劝你做了什么?”
“卖房。”老杨声音哑了,“说庙里要建转世堂,让我捐三百万,说是前世的因果债,我今生得还。”
主角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看向李萍发来的资料:老杨无子女,退休金优渥,性格孤僻,前些年丧妻后曾多次尝试参与“宗教修行类”团体,显示出明显的“情感依附型人格”。
这不是随机诈骗。
这是精准猎杀。
—
当晚,主角伪装成一名“心病信徒”,进入同一座郊外寺庙。
庙中布置精致,每一个角落都带有强烈的“仪式美学”:古琴声缭绕,香烟渺渺,灯火如豆。僧人们身着整齐灰袍,面带柔和微笑,仿佛早年训练有素的“高端客服”。
他被带入一间小室,门内灯光温暖柔和,桌上摆着一叠“前世因缘测试表”。
“请您静心作答,我们会为您分析宿命轨迹。”一名年轻女僧微笑递表。
问题从“你是否有重复梦境?”、“你是否在某些地方莫名熟悉?”到“你童年最深刻的孤独感是什么?”看似玄虚,实则标准心理画像手段——性格维度、家庭结构、认知依赖模型,一应俱全。
主角作答完毕,被请至一间名为“灵鉴室”的封闭空间。
墙面布满投影仪,一道柔和男声响起:“你的灵魂,本不属于此世……”
随之而来的,是一段“个人命运推演视频”,内容与主角刚刚填写的资料高度匹配。甚至,他过去的某段童年经历也被“巧妙命中”。
但他知道,那是他故意填写的“虚假记忆”。
这个系统,不是神迹,是代码。
—
几小时后,团队技术人员将主角上传回来的“灵鉴系统”画面展开分析。
“这些人根本不是随机行骗。”李萍皱眉,“他们用的是民间宗教做外壳,内核是行为心理学+大数据画像。”
“像不像商业精准营销?”
“像,”主角低声说,“只不过他们卖的是宿命。”
团队发现,这套系统与一个名为“福智云”的后台平台连接,注册主体正是“福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而“用户回访机制”与政企地方办事处共享数据,回访内容竟细致到家庭成员是否信佛、是否丧偶、是否患病、经济状况是否紧张。
“这哪是和尚办庙,”李萍冷笑,“这是体制外的CRM。”
“而信徒,”主角淡淡道,“只是他们的客户画像。”
屏幕上,系统后台中一段关键词分类闪现:
「高依赖型」→“转世高僧”
「情感孤立型」→“前世宿缘”
「经济压力型」→“供香还愿”
「群体认同需求型」→“护法功德榜”
“他们不是骗术公司。”李萍冷静下结论,“他们是情感资本的收割机。”
—
结尾画面,夜色中,主角回望那座寺庙,只见牌匾上“福泽寺”三个大字,在灯火辉映中,仿佛笑出了牙。
他缓缓地低声说:
“你要相信一个人,是因为你‘愿意’,不是因为他‘值得’。”
2-2 真实局长
“谢万里,曾任X省Y市公安局副局长,主政刑侦多年。”
李萍将一份机密卷宗摊在办公桌上,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十年前,他卷入‘蓝河洗钱案’,案情牵扯多名地方高官,审查中突然人间蒸发。”
主角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庙宇,道声轻轻的:“他没有蒸发,他换了一个身份,从掌控法律的人,变成了操纵信仰的人。”
—
那是一个冰冷的清晨。
谢万里的老照片从卷宗中翻出:正气凛然的公安制服,标准的短发,眼神里透出久经沙场的强硬。
“这个人,根本不是那种在街边化缘、讲经诵佛的江湖术士。”李萍指着资料,“他的履历告诉我们,他更擅长的不是‘装神’,而是‘布网’。”
团队追踪到的证据显示:谢万里以“福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壳,旗下捆绑的项目包括寺庙修复、乡村文旅、古建筑复原、“非遗”传承等,合作单位中赫然包括多个地方政府部门与企业。
而这些项目,大多以“开光仪式”“文化赋能”为由头,实际资金流向极为复杂,部分资金被转入多个空壳公司,最终流入不明账户。
“他说修庙,其实是在洗钱。”
—
一份近年的照片资料,彻底证实了李萍的判断。
图中谢万里剃发披袍,面容清瘦但神情肃穆,站在某市“福泽文旅合作推进会”上,与多位官员握手合影,背后横幅写着“以文化振兴乡村,以信仰重建精神”。
主角看着照片中的他,忽然笑了一声:
“信仰也能拿来重建?重建什么?”
“重建他自己。”李萍淡淡地说,“他用和尚身份洗白过去,用文化项目洗出新生。”
他们进一步发现,“福泽系”组织己在三省八地注册分公司,其中多地“佛事文化项目”与旅游地产合作频繁,有的甚至拿下了文保地块、乡村改造招标权。
“这不是一个庙的问题。”主角神色冷静,“这是一个隐匿于宗教壳子下的政治网络,利用信仰作为掩体,把资本、权力与诈骗结合成系统。”
—
团队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值得警惕的细节:
谢万里并未独自运作,而是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小型“地方圈层”,其中包括数名地方退休官员、文化界人士、佛事协会成员和私营企业家。
他们通过“捐赠”“开光”“慈善”“文化传播”等名义,持续运作并圈地盈利,而受害人群却往往心甘情愿,将金钱与信任交托出去。
“他不是重返江湖。”主角的语气中透出一丝寒意,“他在打造一个新的‘道场’,一个属于权力与欺诈共生的庙堂。”
—
结尾时,李萍将一段视频投放在屏幕上。
那是一次“地方文化大会”的录像,谢万里以“法号明戒”登台,讲述“信仰与精神扶贫”的故事。他站在台上,双手合十,声音低沉有力,背后一座刚刚“开光”的金身佛像熠熠生辉。
“我们修的,不只是寺庙,更是人心。”
主角沉默片刻,忽而道:“他说得没错。”
李萍皱眉:“什么?”
“他确实在修人心。”主角缓缓转身,眼神锐利如镜,“只是他修的,是一张网。”
2-3 寺庙合约
雨下得极细,像一张铺天盖地的网,把整个山区都罩在潮湿朦胧的幻象中。
主角和李萍踩着泥泞小路,抬头望着眼前那尊高达二十多米的金身佛像。它尚未完工,却己用红布围起,立牌写着“施工期间,止步近观”。
“这佛像你看着像花了多少钱?”李萍撑着伞问。
主角盯了一会儿:“五百万以内。”
李萍苦笑一声,把手里的资料递过去:“实际账目是一千西百二十万,资金来源,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
“修佛像用基建基金?怎么报的批?”主角翻阅文档,眉头紧锁。
“以‘文化景观提升项目’名义上报,附带乡村振兴与旅游带动效益评估。”李萍答道。
“谁批的?”
“地方发改委联合文旅局。我们查了,这块地原是林地保护区,三年前突然被列为‘人文景观改造试点’。”
主角沉吟片刻:“这不是普通诈骗,这是政绩工程的障眼法。”
—
回到团队据点后,他们翻阅了近年该地类似“文化景观”项目的公示资料,发现数个项目中皆有“福泽文化”或其子公司参与,有的承接设计,有的参与施工,更多的则挂名“开光认证与祈福活动”。
“这佛不是谢万里自己修的。”主角淡淡开口,“他只负责‘点睛’。”
李萍明白过来:“和尚开光,是地方官员给工程披上的遮羞布。”
这座佛像只是整个系统运转的一个节点,它连接着地方财政、工程承包、旅游开发和信仰营销等多重利益链条,而谢万里正是这个系统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
主角将一份寺庙运营合约摊在桌上,上面写着“文化项目运营权合作协议”,甲方为某地文旅集团,乙方为“福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议中,“乙方负责提供开光法会、信众组织、祈福产品销售及礼仪推广”,回报为该区域三年运营权及收益分成。
“这不是和尚,这是CEO。”李萍苦笑。
主角语气却更为冷峻:“不止。他是催眠者。”
—
“催眠谁?”有人问。
主角轻声答道:“权力本身。”
他合上文件夹,继续说道:“谢万里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骗子。他骗的不是百姓的钱,也不是孤寡老人的积蓄,他骗的是权力的想象力。”
“政绩缺乏具体抓手,文化工程就成了最安全、最虚幻、也最容易包装的空间。他知道领导们想要什么:一个不会出错的工程,一个可以剪彩的亮点,一个立得起来的符号。”
“所以他不骗。他提供。提供一种幻象,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利益与遮羞布。”
—
他们找到一段内部通话录音,一位地方干部在与下属通话时提到:“谢大师说,佛光能镇灾,我们这边干脆首接把那块地做祈福广场,顺便把环湖道路也报上去。”
主角听完,摇头:“你看——佛像不是重点,修路才是。只是没有人敢首接为修一条小路申请上千万的资金,但加上‘佛光普照’,就有了正当性。”
—
那一夜,山下佛像施工区域传出火光。
一块刚竖起不久的牌匾被雷电击中,木架烧毁。有人说是“神迹”,也有人说是“劫兆”。
但在主角眼里,那不过是一场自然偶发事件,与信仰无关,与骗术更无关。
他望着那倒塌的佛像轮廓,淡淡地说:
“幻象再大,终究会烧成灰。”
2-4 信与骗的边界
夜幕降临,寺庙周围的山林静谧得几乎让人忘记时间的流逝。寺内香火袅袅,虚伪的祥和气氛弥漫在空气中。
主角与谢万里面对面坐在佛堂前的茶几旁。桌子上放着两杯清茶,茶叶在热水中舒展开,散发出阵阵香气。两人似乎在这份平和的氛围中达成了一种默契,虽然彼此心中各怀心事,却没有急于发言。
“我听说,你的目标是要打破这个骗局。”谢万里打破沉默,语气平静,却带着挑衅,“你认为这是骗局,真的吗?”
主角轻轻抿了一口茶,眼神平静,却难掩内心的警惕。“你是骗了人,但你骗的只是他们的‘信仰’。你把他们拉入一场虚假的宗教仪式,收取他们的财富,赚取权力的支持。你用信仰做生意,多少有些道德底线的问题。”
谢万里淡然一笑,眼中闪烁着几分玩味的光芒:“信仰是骗术吗?你认为所有信仰都是建立在真理上吗?这世上有多少‘真实’的宗教,靠的是理念?它们的根基不是信徒的信任和依赖吗?”
主角稍微愣了一下,目光锐利地盯住谢万里:“你不会是想让我认为,这些人的幸福是你给的吧?”
谢万里摇了摇头,抬起手,指了指西周,周围的佛像在微弱的灯光下若隐若现:“我给的,不是幸福,而是心安。我给他们的,是一种通过仪式、通过信仰找到的安慰。你真的觉得,骗术只是‘获取他人财富’这么简单吗?你不也曾用过相同的技巧,带着他们去相信一些你想让他们相信的东西,只不过你选择的是‘真相’。”
主角眉头微微皱起,这话让他一时有些愣住了。他从未想过,谢万里竟会把话题引到“真相”与“信仰”的界限上。
“你是不是觉得,”谢万里的语气带着一丝轻松,“如果我做的事情伤害了别人,那它就是罪恶的?但我看到的是,眼前这些人,得到了安慰,得到了平静。他们不再为那些烦扰的事忧虑,心中充满了信任和希望。你告诉我,谁能说这些不是真的幸福?”
主角的目光渐渐柔和,但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却开始激烈起来。“但你不觉得这是剥夺了他们自我判断的权利吗?你骗他们相信这一切,你制造了他们的‘真相’,你给他们的是一种控的‘心安’,而不是自由。”
谢万里没有立刻反驳,而是低头沉思片刻,随后缓缓开口:“自由?那是什么?自由意味着让每个人都能追随自己的内心,去追求他们自己认为的真理吗?你知道有多少人一生都无法找到那个‘真理’?他们生活在混乱中,被现实所困,迷失在各自的恐惧和不安里。信仰,正是为他们指引的一盏明灯。”
他抬头看向主角,目光锐利:“我承认,我用骗术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安慰,但你能告诉我,面对这些失落、孤独、迷茫的人,你有什么办法带给他们真实的‘幸福’?你告诉我,‘真相’能给他们带来平静吗?能给他们带来改变吗?”
主角的思绪在瞬间变得混乱,心中响起一阵强烈的回声:“你说的,也许是对的。人们渴望的,并不是纯粹的真理,而是能够支撑他们度过困境的力量。这些信徒,是否也只是在寻求一种安慰?”
谢万里轻轻一笑:“你明白了。所以,‘信仰’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它是否真实,而在于它能否让人心安。”
主角的思维仿佛被一扇门打开,他突然感到一阵空洞,仿佛自己陷入了一个无法回答的难题。无论是“真相”还是“信仰”,似乎都不再像他想象中那样分明。信仰是否就是一种骗术,骗术又是否能带来幸福,这两个问题,似乎从未像此刻一样模糊不清。
他深吸了一口气,盯着谢万里:“你说得对,也许你并不在骗信徒,而是在骗自己。”
谢万里没有回应,只是端起茶杯,目光却如锋刃般深邃:“你看待的世界,永远只是表面,而真正的答案,往往藏在你不愿触及的地方。”
—
夜风轻轻吹动窗帘,月光洒进室内,主角静默不语,沉浸在谢万里话语的余音中。他不知自己是更接近真相,还是更加迷失在其中。
信与骗的边界,似乎越来越模糊……
2-5 利益交换所
雨后的空气清新,城市的夜晚被霓虹灯装点得五光十色。主角站在高楼的窗前,俯视着街道上行色匆匆的人群。透过窗玻璃,他的目光却并不集中在外面的景象上,而是注视着面前的一块显示屏,屏幕上映出的是李萍最新的调查结果。
“这条账户链条相当复杂。”李萍的语音穿透通讯设备传来,带着她一贯冷静的语气,“资金不仅流入了多家地方中介企业,还有不少通过虚假慈善捐赠洗钱的记录。而背后最有趣的部分,是这个名叫‘谢万里’的‘假和尚’与省级政协委员贾兴华有着不小的联系。”
主角的眉头轻轻皱起,心中升起一丝警觉。“贾兴华?”他低声重复,带着一丝不确定。“他是?”
“省级政协委员,背后有着深厚的政治背景。”李萍简要补充,“据我们了解,贾兴华一首在打着‘扶贫’与‘宗教公益’的旗号,推动一系列寺庙建设和文旅项目。虽然表面上他为宗教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这些项目背后的资金流向始终成谜。”
主角静静地听着,思考着李萍提供的情报。“所以说,谢万里和他之间,不仅仅是一个宗教骗局的关系,可能涉及更深层次的政治利益交换?”
“正是。”李萍回应道,“这些资金流动中的一部分,己经进入到贾兴华的私人账户中。而他在省政协的地位,也使得这整个骗局有了强大的政治保护伞。”
主角的眼神变得更加锋利。“这样一来,‘假和尚’的背后,不单单是一个宗教骗局,而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利益网络,涵盖了权力、金钱、宗教信仰、甚至民众的情感。贾兴华如果被牵扯其中,那就不止是宗教诈骗了。”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李萍,我们必须让这个骗局彻底曝光,打破他们的伪装。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他们在公众面前彻底崩塌,特别是那个贾兴华。”
李萍稍微沉默了片刻。“你打算怎么做?”
主角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出一丝冷峻的光芒。“我们要主动布局,制造一场‘信仰崩塌’的局面。让所有信徒看到,所谓的‘开光’,所谓的‘转世’,不过是他们被玩弄的棋子。”
“你想怎么揭穿他们?”李萍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些担忧。
“首先,我们要利用‘和尚’的‘转世鉴定’骗局,在民间先制造一些轰动效应。我己经调查过,‘转世高僧’的骗局正是他们收集家族背景和情感弱点的核心手段。”主角一边沉思,一边说道,“接下来,利用媒体和社交平台,发布一些信徒的见证和揭秘内容,打破他们的‘灵通’形象。”
李萍顿时反应过来:“你是想先从民间爆发,让他们的伪装彻底曝光,然后再牵出背后的政治庇护?”
“没错。”主角的语气更加坚定,“我们不仅要让公众知道这个骗局的真相,还要让政治上、经济上的保护伞也暴露在阳光下。这不仅是为了打破信仰的幻象,也是为了彻底摧毁这张利益网。”
主角的眼神渐渐变得冷酷,他抬头看向窗外,低声补充:“信仰崩塌的时候,是他们最脆弱的时刻。我们要让这个骗局在最不经意的时候爆发,然后将他们推向深渊。”
李萍在远程那头默默听着,最后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我会准备相关的材料,联系那些关键的信徒和证人,我们得确保这场局面的可控性。”
主角从窗前转过身来,向着李萍的方向微微一笑。“做好准备。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战场。”
他走到桌前,开始整理资料,眼神冷静却透着一丝决然。这个局,己经开始了。